晴時多雲

南韓人均收入GDP被台灣反超 韓媒:再不振作差距會越大

2023/05/02 20:03

台灣人均GDP時隔18年後,反超南韓。(示意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台灣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自從2004年被南韓超越後,一直落後苦苦追趕。去年台灣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達3萬2811美元,時隔18年超越南韓(3萬2237美元)。南韓大報《朝鮮日報》2日在社論中警告,再不振作,台韓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社論中提到,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差距決定了兩者的喜悲,得益於半導體產業的躍進,台灣人均GDP時隔18年超越南韓。台灣在代工領域的佔有率超過70%,在封裝和晶片設計領域的全球佔有率也分別達到40%和20%。

文中說,大數據、自動駕駛汽車等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進程,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中心從存儲器變更為晶圓代工,而台灣以台積電(TSMC)為中心。順利搭上了這場發展的潮流。TSMC在全球代工市場佔有率上升至56%,市值甚至超過了三星電子。

社論中指出,在這個過程中,將半導體視為安全問題的台灣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援,也發揮了一定作用。台灣政府出面構建產業生態系統,建設水利、電力供應網,以及每年可以培養出550名碩博級人才的人才培養系統。

文中續指,台灣政界不分朝野對半導體給予全力支持。去年11月,台灣還通過了對半導體新投資給予25%減稅優惠的半導體法案。

與之相反,南韓當局不僅不提供支持,還每每阻撓半導體企業的發展。三星電子雖在平澤建成了尖端半導體工廠,接入電網的工作卻推遲了足足5年之久,SK海力士龍仁集群因徵地延遲等,推遲了3年才開工。擴大半導體減免稅的法案在國會擱置許久,直至最近才得以通過。台灣建造一座半導體工廠需要3年,南韓卻需要8年。這樣要如何在競爭中勝出?

社論中指出,每年平均有70多家進軍海外的企業重返台灣,而備受反企業規定和強硬工會困擾的南韓企業,正持續增加海外投資,重返南韓根本不用想。

文末總結指出,近10年間,在製造業年均增長率方面,台灣(5.5%)是南韓(2.8%)的2倍。南韓在經濟增長率(1.6%對2.1%)、經常收支順差比率(2.6%對11.8%)、消費者物價(4.2%對2.4%)等大部分指標上都落後於台灣。南韓政府、政界和產業界再不振作,台韓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