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底層悲歌 45歲以上農民工全職工作機會掛蛋

2023/04/03 06:54

經濟疲軟與房地產危機,使中國農民工求職不易。(美聯社)

首次上稿 04-02 23:19
更新時間 04-03 06:54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隨著貿易重挫,有限的工作流向年輕世代,年過50歲的農民工幾乎被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的就業市場拋之在後,以招聘砌磚到零件組裝等日薪臨時工知名的北京馬駒橋勞務市場仲介單位直言,現在45歲以上低技能勞工獲得全職工作的機會是0。

清晨5點30分,54歲的農民工李村貴(音譯)以及數百名年長者在馬駒橋找工作。來自河北省的他說,因為全職工作全都流向年輕求職者,他別無選擇只能找臨時工,他說,「我們是勞動市場最脆弱的一群,因為我們又老又沒技術」。他最後找到分揀包裹的工作,10小時工資人民幣250元(1112元台幣),比北京最低工資更低。

金融時報報導說,防疫清零措施與房地產危機已重創中國的經濟活動,加上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削弱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引發許多企業裁員,現在在中國,工作職缺下降的速度已凌駕勞動年齡人口萎縮的速度,中國各地工廠將求職者的年齡限制在40歲,甚至更低。

缺乏專業技能加添年長農民工求職的難度。而中國不公平的社會安全網,比如農村與城市差距龐大的退休金等問題,迫使退休年齡的農民工必須持續工作,許多從事低薪臨時性工作,勉強維持生計。

報導指出,驅動中國崛起為全球工廠的農民工正逐漸年老。官方數據顯示,年過50的農民工人數10年翻漲逾1倍,至2021年達到8000萬人,相較之下,其他年齡層勞工下降16%。農民工的困境構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富裕」政策的挑戰,升高社會動盪的可能。

難以取得全職製造業工作,令許多年長勞工轉向工作條件嚴苛的產業,特別是營建業。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6月針對內蒙古農民工進行的調查顯示,近50%在營建業工作的勞工年齡超過50歲,相較之下,不滿30歲者僅15%。55歲馬駒橋農民工王力剛(音譯)說,「我為任何願意付我錢的人工作」,他上週獲得砌磚工作,1天工資人民幣300元(1334元台幣)。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不滿4分之1的農民工,其中許多從事非正規工作,曾繳納社保稅,更少的人繳納15年的費用,他們才有資格領取每月數千人民幣的城市養老金。

由於難以將社保福利轉移到許多農民工在大都市工作數十年後定居的小城鎮,多數農民工領取每月不到200元人民幣(890元台幣)的農村養老金。1名61歲王姓水泥工說,「我要一直工作到死,我不想成為國家或家人的負擔」。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