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先進晶片走到死路 代工舊技術變新寵

2022/12/25 15:15

上海華虹半導體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國內次要地位,但由於美國對先進技術的限制,現在反而成為政府關注的焦點。(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缺乏先進技術生產不是障礙,反而成為中國晶片製造商的福音和新寵。第2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上海華虹半導體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國內次要地位,但美國對先進技術的限制,以及北京發展自給自足的策略下,現在反而成為政府關注的焦點。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上海政府官員表示,中國多年來推動先進晶片生產本地化的努力幾乎走到了死胡同,採購美國設備的限制暴露了半導體本地化供應鏈的脆弱性。

業內專家表示,在華府限制高性能晶片開發後,中國不得不重新評估國內半導體供應鏈。華虹對舊晶片的關注卻成為北京的新寵,隨之而來的是,將獲得政策支持和資金的好處。在11月的第3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華虹表示,幾乎沒有受到美國制裁行動的影響,因為它生產的晶片比最新的微處理器要老舊好幾代。

華虹上個月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已在香港上市,在上海以科技為中心的科創板進行25億美元的2次上市。籌集的大部分資金用於升級和擴建生產設施。華虹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由於產能擴張需要大量資本支出,公司一直完全遵守出口管制方面的規章,並將繼續努力吸引國內外投資者。

華虹的老舊製程為不太先進的中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提供了一個機會,通過供應生產線更換受到限制的外國設備,反而可測試和改進他們的產品。對於中國設備製造商來說,更換華虹成熟生產線上的進口設備更容易實現自主製造。

據4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虹員工透露,華虹過去曾被產業政策制定者低估,人們認為它在研發方面的主動性較低。由國家支持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去年重組其投資組合時,選擇捨棄華虹股份。然而,又在6月以2.32億美元的投資重返。政府顧問表示,華虹將成為推動國內晶片供應鏈增長的強大力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