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馬前總統昨出席核能學會,引述媒體社論「美花美花瞞天下」,諷刺經濟部長王美花,經濟部無奈表示,寒流來襲已經很冷,沒營養的冷笑話實在不必。
經濟部對馬前總統的核電信仰充分尊重,但馬前總統提到歐盟把核電視為綠能一事,是話只講一半,可能誤導社會。經濟部強調,歐盟考量核能符合永續分類標準仍有條件,其中最困難的是須於2050年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目前全球都還沒有實際可投入運轉的場域。另外,馬前總統也曾執政8年,其任內所找到的核廢最終處置場掛零,可見此議題的高度爭議性。
經濟部說明,能源問題多元複雜,各國的情勢、地理環境也不同,不是單一答案就能解決問題。有核電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歐盟等等,面對近期這波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電價的漲幅甚至是16%到45%不等,遠比台灣高。
至於傳統核電大國法國,近期則因為疫情影響大修、管道腐蝕等機組問題,共有10多部機組停機,甚至面臨缺電議題。
經濟部表示,為了邁向2050淨零轉型,必然要仰賴科技革命性的進展,因此各項新的能源科技,經濟部及台電都會高度關注,包括氫能、混燒氨、地熱等等。至於新一代小型核電機組(SMR)目前仍在研發設計階段,未來也要經過周延法規、運轉實績驗證,且仍要面對核廢料問題。
經濟部指出,因應國際RE100趨勢,企業需要綠能作為外銷利器,近年在政府民間合作設置下,再生能源建置已有顯著成果,至今年10月,再生能源累積裝置容量已達13.38 GW,相較2016年增加約183%。
過去馬前總統執政時,也曾宣示要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與「陽光屋頂百萬座」,但進度卻極為緩慢,「出嘴批評容易、出力做事困難」,執政與在野經驗都有的馬前總統,應該體會很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