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驊控股9月營收16.12億元,月減19.20%,年減60.66%。圖為台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記者王憶紅攝)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台驊控股9月營收16.12億元,月減19.20%,年減60.66%。累計1-9月營收為239.95億元,年減3.72%。台驊表示,全球市場需求受到通膨及升息影響,海運及空運市場需求皆較8月份下滑,累計前9月海運業務營收為171.97億元,占集團營收比71.67%,年減2.71%,空運業務年減13.41%,鐵路業務年減11.88%,內貿物流年增達19.30%。
台驊指出,9月營收衰退原因,主要在市場貨運量疲軟、港口擁堵有所緩解以及市場負面情緒加劇的背景下,貨櫃航運市場在9月份顯著走軟,近幾周現貨運價下降速度加快,尤其美西航線較月初大幅下跌40%。整體SCFI運價指數已從年初最高點5109跌至9月底來到1922,跌幅達62%。由於全球通膨高漲及貨幣緊縮政策的施行,加上俄烏戰爭未平息持續影響能源價格維持高點,導致消費市場需求疲弱,航運市場旺季不旺。
台驊說,由於美西對來自中國的需求顯著減少,三大聯盟已採取積極措施重新平衡其運力,利用空白航班策略來減少艙位供給壓力,根據航運諮詢機構Drewry的統計,三大航運聯盟預計將縮減跨太平洋、大西洋、歐洲、地中海等遠程航線,在第40週到44週間,計劃的738航次中宣布取消118次航行,取消率16%。同時近期運價已跌破部分航商成本,有許多中小規模的貨櫃航商退出美西市場。若第4季歐美感恩節、聖誕節等消費旺季,庫存能有效去化,而後在亞洲地區農曆年前拉貨效應下,運價或許有機會止跌回穩。
在空運方面,台驊表示,空運營收同步受到市場需求減緩及運價下跌影響,第4季進入電商消費旺季,未來將端看蘋果發表新機並搭配購物節慶的銷售概況,能否帶動整體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為空運添增急單的動能。
而中歐班列部分,台驊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國際海運及空運艙位短缺,中歐班列除穩定開行外,亦全力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成為疫情防控期間連接中國大陸、歐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運輸紐帶。許多面臨海運瓶頸的客戶轉向中歐班列運輸模式,中歐班列的優勢在於可以直接將貨物運輸到歐洲內陸城市,同時在國際油價大漲的環境下,深入內陸的運輸也為客戶節省很多卡車運輸費用。根據大陸國鐵集團數據,中歐班列2022年前8月累計開行10,622列,年增6%,載運量及運價維持上漲趨勢。在業務團隊積極開發業務且多元配套提供服務下,整體營收達18.4億。
對於未來展望,台驊表示,全球受通膨高漲,市場需求疲弱,現階段市場運量能見度並不明朗,但在歐美零售端已積極降價促銷加快庫存去化,新訂單有望逐漸回溫。三大航運聯盟進行減班、跳港甚至降低航速等方式調節運力,加上自2023年起國際海事組織(IMO)減碳新規實施,在缺工、缺料影響下新船交期延後,預計整體新增船噸量不如預期,加上歐美塞港及運輸物流鏈缺工等長期性問題未解,都有助於未來運價維持一定的穩定性。隨著中國未來可能將新冠疫情回歸乙類傳染病管理消息釋出,防疫措施有望進一步放寬條件下,中國內銷需求將逐漸回復熱絡,在「雙循環經濟」模式,對於內貿倉儲運輸需求將持續增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