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底50米電纜洞道工程 堪比「螞蟻鑽地道」

2022/09/07 20:54

經濟部次長暨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帶領媒體參觀大安變電所,地下「松湖~大安」及「深美~大安」兩條345kV輸電線路工程。(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都市發展需要電力建設,在我國首都要建起密密麻麻的電網並不容易,台電7日首度對外揭露埋藏在大安區底下的電纜洞道工程,台電指出,此難度工程不會輸給捷運興建,已開挖超過十年的「松湖~大安」輸電線路將於本月(9月)正式貫通,加上剛貫通不久的「深美~大安」線路,造價高達36億元。

家中要有電力,除了電源端的電廠以外,輸電線路、變電所等設施更是缺一不可,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解釋,超高壓變電所就像是交流道,搭配輸電線路可以互相融通,「有電,但要能送出去」。

大安變電所由過去的一次變電所(P/S)將升級為超高壓變電所(E/S),電壓等級也從161KV升級為345KV,配合城市發展,將輸電容量擴大,規劃要設置4台、各500MVA的主變壓器,但預計要到2025年完工,才能正式送電。

前置工程也是最難的部分,需要把相隔兩地的超高壓變電所由輸電線路串連,像是大安與松湖都是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曾文生提到,台灣地小人稠,我國電網密度不論是架空線路還是地下線路單位面積都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工程難度是「米米皆辛苦」。

工程到底有多難,台電北區施工處長張涵曦提到,「松湖~大安」線路開挖超過十年,潛盾機要在地底下推進,一天24小時都運轉,最多也只能挖5公尺,至於深度要避開捷運、高鐵的連續壁,深度最深達55公尺。

大安、松湖兩處開挖多年,終於要在9月正式貫通,但全長達到4.6公里,張涵曦形容這是「螞蟻鑽地道」,誤差必須要在10公分以內,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另外,大安超高壓也將連接到既有的深美超高壓變電所,因中間有信義路共同管線,台電負責建造約966公尺的「深美~大安線」,此線路雖不長,但難在有3處「急曲線」,因為電纜洞道工程,不像捷運、高鐵可以穿過民宅下方,必須沿著馬路下方施工,才會出現急曲彎度。

洞道開挖、貫通後,就要架設電纜,但也有技巧,台電領班指出,不能完全拉直,而是要以波浪型方式架設,因溫度、負載高低都會造成線路熱漲冷縮,波浪型設計可保留線路空間。

曾文生也強調,大安超高壓變電所上方未來會是共構,與旅館聯合營運,想告訴國人,過去覺得是鄰避設施的變電所,不再是鄰避設施,而是能跟其他生活機能,例如住宅、辦公、旅館共構,外觀也看不出來跟周邊建築物有何不同。至於民眾擔憂的電磁波問題,他也強調,科學數據驗證變電所的地磁波已經接近環境背景值,希望爭取社會認同,並呼籲北市東區用電不可缺的松湖變電所要能盡快推動。

大安、松湖兩處開挖多年,終於要在9月正式貫通,但全長達到4.6公里,台電北區施工處長張涵曦形容這是「螞蟻鑽地道」。(記者田裕華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