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台灣PMI回升2.6個百分點中經院:利潤是今年製造業最大挑戰

2022/03/04 12:08

中經院今發布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記者巫其倫攝)中經院今發布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記者巫其倫攝)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中經院今發布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指數回升2.6個百分點至58.8%,為連20個月呈現擴張。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說,近日烏俄衝突影響不用太過恐慌,但要持續觀察戰事是否擴大或延長;而今年製造業關鍵已非訂單,整體廠商訂單透明度已持續至年底,價格、利潤才是最大挑戰。

中經院指出,就5項組成指標中,2月新增訂單、人力雇用、存貨擴張,生產也轉為擴張,而供應商交貨時間則為上升。其中,2月雖有春節及228連假工作天數減少,但經季調後的新增訂單指數仍攀升6個百分點至58.6%,經季調後的生產指數上月轉為緊縮後,本月更躍升9.7個百分點至59.5%。

中經院指出,2月6大產業全數回報PMI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食品暨紡織產業69%、電子暨光學產業66.8%、基礎原物料產業65.6%、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62.2%、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60.3%、交通工具產業55.3%。

張傳章分析,本月工作天數較少,通常PMI指數會下跌,但新增訂單、生產2大指數都大幅上升,這很不容易,顯示今年台灣前景仍不錯,廠商對於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續揚5.4個百分點至65.1%,為去年8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顯示業者對於整體景氣還是很樂觀。

但他指出,未來仍有地緣不確定性較難掌握,本月問卷調查是在烏俄戰爭開打前進行,尚未反映出戰爭影響,但團隊研判,此次烏俄衝突為期間性的戰爭,建議不用太過恐慌,但要持續觀察戰事是否擴大或延長。

至於2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則因工作天數減少,續跌2.3個百分點至51.6%,為經季調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均中斷連7月擴張轉為緊縮,分別下跌7.3、4.5個百分點至45.9%、47.5%。張傳章說,本土疫情影響已趨緩很多,NMI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1月雖驟跌11.6個百分點至53%,為去年7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但本月已回升6.5個百分點至59.5%。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認為,後疫情下商業活動可很快恢復,預計今年消費動能會有一波成長,今年非製造業是不錯的1年,但春夏季是否產生爆炸性成長,要視疫情後續發展,以及防疫措施是否放寬。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則說,今年台灣經濟成長是靠消費帶動,防疫與經濟的平衡點很重要,若政府沒有大幅度鬆綁防疫措施,對服務業來說會比較辛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