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俄烏衝突牽動全球半導體供應 台經院:對台廠供應鏈是利多

2022/02/25 11:56

台經院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台經院提供)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烏俄衝突局勢緊張,牽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台經院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分析,俄烏局勢對半導體業投下不確定性因素,但順勢可讓晶片荒延後疏緩,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將是一大利多;但若相關貴金屬價格上漲,將使半導體業成本大增,未來要觀察半導體業能否順利轉價。

劉佩真指出,台灣半導體出口俄羅斯,包括放大器IC、DRAM、其他控制器等,去年出口俄羅斯半導體規模僅5.6億元,只佔0.1%,若未來台灣加入對俄羅斯半導體管制的制裁,對台灣影響可說是極為有限。

劉佩真認為,台積電先進製程仍可持續吸引客戶訂單,預計將續創新高,制裁也可凸顯台灣是第2大供應國的地位,也將增加政經市場能見度,但廠商須留意俄羅斯反制。

劉佩真提到,烏俄衝突影響半導體關鍵原料,例如部分惰性氣體來自當地,是半導體晶片製作、雷射、記憶體及紫外光設備生產需要的關鍵原料,未來影響供應鏈程度值得關注,目前來看,美方半導體供應鏈依賴俄烏程度高,氖、鈀金是來自俄羅斯,若俄羅斯反制,對美國半導體影響將會大於亞洲大廠。

對台灣廠商影響方面,劉佩真說明,國內主要廠商庫存量還有半年的安全庫存,仍有多餘供應,例如鈀金進口包括波多黎各、南非、中國等多元供應國,應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未來台灣及亞洲半導體應有機會收到轉單效應。

劉佩真總結,雖然相關貴金屬可能上漲,就看半導體業能否順利轉價給下游,整體半導體要看下游業者,以及是否影響終端市場對於半導體業者的下單。她也強調,烏俄衝突對半導體投下不確定性因素,但也順勢讓晶片荒延後疏緩,對於全球第2大供應國的台灣,將會是一大利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