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芯國際禮聘前台積電高管蔣尚義擔任副董事長。(彭博、本報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半導體產業因美國制裁發展受到重大箝制,加上荷蘭ASML站隊美方,EUV(極紫外光)設備有錢也買不到。即使中共砸錢扶植中芯國際,盼技術能有所突破,並重金禮聘蔣尚義及梁孟松等2位前台積電高管坐鎮,中媒直言,因中芯國際無法從ASML獲得EUV設備,想追趕台積電「免談」。
《南華早報》今(31)日以長文報導中芯國際發展現況及阻礙,文中不諱言指出中芯國際人才大都來自台灣,並鎖定台積電為挖角目標。
報導特別介紹中芯國際重金禮聘的2位台積電前高管,這2位高管就是梁孟松及蔣尚義,梁目前擔任聯合首席執行長,蔣則是副董事長。
報導指出,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且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商,身負半導體自給自足的重責大任,並獲得政府重大支持,今年陸續豪擲數千億在上海、北京、深圳蓋3座新的晶圓廠。
根據資料,中芯國際深圳新廠投資額估23.5億美元(約台幣655億元),預計明年投產,產品定位於12吋28奈米及以上驅動IC及電源管理晶片等,目標月產4萬片。
北京新廠同樣是12吋晶圓廠,總投資約為人民幣 497 億元(約台幣2137 億元),預計2024年投產,月產10萬片。上海新廠預計投資88.7億美元(約台幣2474億元台幣),為12吋晶圓廠,月產能是10萬片,目前尚不知何時投產。
儘管獲得中國資金支持,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在成熟製程上拚搏,新廠也是28奈米或更低製程為主。報導直言,以TrendForce 的數據觀察,前10大晶圓代工廠中,中芯國際雖擠進第5,但光看第1季度的收入卻只略高於 10 億美元,與排名第1的台積電相形見絀。
報導認為,中芯國際無法獲得 EUV 技術,意味著無法生產更先進的晶圓,想要追趕台積電難上加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