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苗民族主義作祟,使台灣取得首批BNT疫苗(歐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披露,中國當局因擔心破壞人民對中國疫苗的信心,遲遲不批准其首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外國疫苗,亦即德國BioNTech(BNT)疫苗。中國此舉突顯在面對疫情重燃之際,疫苗民族主義的強韌程度,也因此使台灣受惠,原本標示供應中國的疫苗28日抵達台灣。
報導說,知情人士披露,中國衛生當局原本預計7月前核准mRNA技術的BNT,但因擔心該款疫苗可能使民眾對中國自家疫苗產生懷疑,進而干擾使用本土疫苗,達到今年施打目標的國家計畫,因此遲遲不予放行。
消息來源說,BNT疫苗對抗新型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也使中國當局遲疑。疫情流行初期的臨床試驗顯示,BNT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約95%,相較之下,中國科興為51%、中國國藥為79%。根據以色列的數據,BNT對Delta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下降至64%,而中國疫苗的相關數據幾乎掛零。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延後採購也為中國藥廠推出自己的mRNA疫苗爭取更多時間。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正與兩家中國民營製藥廠發展1款mRNA疫苗,可直接與BNT疫苗競爭。
報導說,中國軍方、蘇州艾博生物科技公司及深圳上市的雲南沃森生物技術公司正在中國與墨西哥進行最後階段的臨床試驗,並遊說中國當局加快批准。
BioNTech公司2020年初與上海復星醫藥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雙方並成立規模2億美元的合資公司,以期最終在上海生產疫苗。知情人士說,復星行銷人員一度告訴各家醫院,他們可以在8月前開始供應BNT。復星執行長郭廣昌在近期的財報指出,該公司仍繼續與官員合作,以獲取核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