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五倍券是否該收一千元? 學者籲民眾發揮這點救內需!

2021/08/13 18:45

行政院將推出振興五倍券,將延續去年三倍券,先付1000元換領5000元振興券。(資料照)行政院將推出振興五倍券,將延續去年三倍券,先付1000元換領5000元振興券。(資料照)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行政院將推出振興五倍券,將延續去年三倍券,先付1000元換領5000元振興券,但不少人建議全面免收1000元。對此,學者看法兩極,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民眾拿1000元換5000元,效果肯定比直接發4000元振興券的效果更大,也呼籲大眾發揮同理心,一起拯救台灣內需經濟。

張建一強調,前陣子在疫情嚴峻當下,政府已推出紓困4.0方案,針對受疫情影響者發出現金,當時狀況屬於「救急」;如今走到振興階段,要先釐清政策目的,就經濟學理角度來看,若直接給現金民眾雖然「很爽」,但效益肯定會大幅小於振興券。

針對不少人認為不應向民眾收1000元,他則強調,假如政府直接發4000元振興券,民眾也就是花掉4000元而已;相較下,民眾拿1000元換5000元,最後花掉5000元,效果絕對更大。

他認為,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全面討好、面面俱到,還是要考量政府財政和振興效果;他建議,振興階段還是可以「救窮」,除了109萬戶中低收入族群外,也可擴大針對受疫情影響、至今仍未恢復工作的人,也可免收1000元直接給5000元,但沒有必要全面免收1000元。

他也強調,以感性角度來看,也是呼籲民眾一起幫忙,不要什麼都靠政府,對於大多數沒有受疫情影響太深的民眾,應拿出同理心,拿出一部分的錢,一起拯救台灣內需產業,「平時捐款大家都很踴躍,現在民眾也應拿一點錢救救台灣內需」。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說,發振興券的效益,確實會比發現金好;但他認為,消費者還是會看所得增加多少,五倍券向民眾收1000元換5000元,就像政府課1000元的稅,然後補貼民眾5000元,等於是淨補貼4000元,對消費產生影響可能只有4000元,且多了一道手續、增加行政成本,建議政府簡化程序,直接發4000元振興券給民眾。

他強調,振興措施要看兩大效果,包括替代效果與乘數效果。他表示,1000元換5000元有設定使用期限,民眾肯定會花完5000元,但多少還是會出現替代效果,當然還是希望替代效果是越低越好。至於乘數效果則是越高越好,例如民眾拿到振興券消費後,廠商拿到錢再把錢拿出來消費,產生循環效果,把乘數效果拉高。

他認為,政府可直接給4000元振興券,同樣採紙本、數位並行,並加強推廣數位券,尤其針對年輕人族群應該用力推廣數位券,以目前來看,振興券可能10月推出,應有足夠時間加強數位券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