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台灣缺水?看以色列怎做的

2021/04/14 07:55

台灣連月來降雨稀少,加上2020年夏季無颱風,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圖為仁愛鄉霧社水庫幾乎見底。(資料照)

全球20億人陷缺水危機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水情吃緊,台灣部份地區將實施供5停2分區限水,外媒擔心缺水問題將影響到台灣半導體產能,讓全球晶片短缺進一步惡化。儘管台灣降水量約是全球的2.5倍,但仍被列在全球水資源壓力國家排名中的「高水資源壓力國家」,來看看其他缺水國家如何利用水資源?

台灣連月來降雨稀少,加上2020年夏季沒有颱風,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缺水問題嚴重,包括苗栗、台中等地即將進入分區限水。多家科技廠表示已經啟動限水階段的應急計畫,限水措施不會影響營運。巴隆周刊3月10日報導,若台灣水情持續吃緊,晶片短缺恐進一步惡化,甚至直接點名蘋果、特斯拉等公司將受到波及。

全球超過20億人深陷缺水困境,過去100年中,全球淡水使用量增長了6倍,缺水問題對人類生產與生活構成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曾表示,解決水資源短缺危機刻不容緩,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人類用水缺口將達到40%。

世界資源研究所也指出,包括以色列、利比亞、葉門、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拉克等,許多極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都出現衝突,而水資源很可能是爆發衝突的原因之一。其中,以色列樹立了水資源利用的「黃金標準」,包括在先進的水技術和水管理方面具領先地位。

以色列是海水淡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圖為里雄萊錫安的索里克(Sorek)海水淡化廠。(美聯社)

以色列《水法》全球水資源管理經典

長期處在相對乾旱的以色列,早在1958年就通過4部有關水資源利用的立法,《水法》(Water Law)更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當作是水資源管理的經典案例。以色列從建國初期開始,就必須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

多年來,以色列結合體制、基礎設施改革,在國家水利系統、廢水再利用、大型海水淡化廠、重大節水活動、高效能的灌溉技術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現在以色列不但水源充足,更能將剩餘水源供應到鄰近國家。

以色列《水法》明訂國家具水資源所有權、開採權和管理權等,由國家統一核配使用,除天然水資源外也包括回收再利用的「污水」。以色列也採高水價及差別水價政策,將水源分為天然淡水、淡化海水、地下鹹水、污水回收、再生水利用和攔截雨水等不同類別,並依人口或農作物別等訂出基本配額,如超額將罰款,

以色列一半飲水 來自海水淡化廠

以色列也是海水淡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該國一半以上的飲用水來自海水淡化。以色列現有5座運作中的海水淡化廠,索里克(Sorek)是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廠,採用的是先進海水淡化技術,每日可生產62.4萬噸淡水,占全國用水量的20%,背後最大的功臣就是原以色列海水淡化工程部門的IDE科技公司(IDE Technologies)。

IDE的海水淡化技術的優勢在轉換效率非常高、成本相對低,生產1噸的水,僅需約0.5度電,1小時內就能把地中海的鹹水變成飲用水;Sorek廠的甲烷貯留設施及發電系統發電量,已可滿足廠區所需的70%電力,不足的30%才由外部電力系統供應,該廠也利用夜間離峰用電時間提高產水量,目前Sorek廠生產每度水的成本已降至台幣12元,不到1990年代生產成本的1/4。

而在廢水處理方面,以色列的廢水回收率為93%、世界最高,而排名第2的西班牙僅能收回25%左右。回收廢水中也包括生活污水,位於特拉維夫附近的Shafdan污水處理廠,每年處理能力達到1.2億噸,回收水供應沙漠地區70%的農業灌溉用水。同時廢污泥也被送到厭氧處理廠,工廠也以甲烷為燃料,生產可再生能源。

美國加州也在2011-2015年間也深受缺水所苦。圖為乾涸的灌溉渠道上排列的管線。(美聯社)

加州「北水南調」 全球最大調水工程

至於美國加州在2011-2015年間也深受缺水所苦,乾旱問題重創加州農業經濟。2015加州政府頒布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節水令,全州減少用水25%,不過最終加州經濟並沒有太大的波及,主要可能跟過去加州歷史上多次面對乾旱有關。

1970年代的乾旱讓加州政府開始意識到乾旱的嚴重性,訂下新的用水標準,例如規定馬桶每次的沖水量,以及浴廁水龍頭的水量,使加州整體家戶用水減少;1980年代長達6年的乾旱,也使加州政府將水資源的管理從原來的短期措施,轉變為長期的「城市水資源計畫」,也開始重視回收廢水。

1990年代加州更完成「北水南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2009年後全面替換智慧水表,讓用戶、水公司更快發現管線漏水,也能提供數據檢視家戶的用水習慣、調配水資源。2014年加州也通過歷史性地下水規範法案,要求2040年前將過度開採地區的地下水位恢復到能夠自然補充的可持續狀態。

新加坡政府提出國家「4個水龍頭政策」。圖為新加坡海水淡化廠Hyflux。(彭博)

新加坡「國家4個水龍頭政策」

又或者新加坡政府建立了可持續的供水系統,稱為「國家4個水龍頭政策」,利用各種創新手法來解決缺水問題。新加坡的4個水龍頭包括在地水源、進口水、淡化海水和高度淨化水。

在地水源方面,新加坡提高搜集各種來源的水資源面積,如實行大規模雨水回收計畫;高度淨化水則主要用於生產製程以及冷卻用,目標是2060年前將淨化回收水的容量提升3倍;目前新加坡海水淡化約能提供國內10%的用水需求,將持續擴大產能;至於輸入水方面,將降低對馬來西亞進口水的依賴,逐漸達到用水自給。

另外,澳洲也因為迅速實施了商業用水和居民用水減半的措施,安然度過1997年-2009年的「千年乾旱」。除了原本就因乾旱所苦的地區之外,包括南韓、日本、泰國等國家也紛紛提出應對氣候變遷的水資源管理政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