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人行「唱反調」欲放鷹 彭博:可能吸引國際資本流入

2020/12/17 15:35

中國人民銀行。(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後,各國央行紛紛以低利率、釋放流動性來幫助經濟運行、保持金融市場熱度,在完全復甦以前預計都將維持寬鬆。但中國人民銀行正特立獨行,放出緊縮貨幣政策的訊號,明年可能吸引資本流入。

《彭博》報導,中國經濟已經脫離最低潮,今年仍有望成長2%,人行行長易綱因此得以將注意力放在該國創紀錄的債務負擔上,尤其是近期接連發生國企、民企債券違約的情況。易綱已表示要政策正常化,分析師認為這暗示將限制信貸擴張。

而人民幣匯率也在中國鄰國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得以穩定整個亞洲地區的復甦腳步;加上國際投資者爭相購買中國的高殖利率債,人民幣應會維持強勢,給北京當局加速開放金融市場的空間。

中國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沈聯濤表示,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將試圖利用負實質利率和通膨,而這會侵蝕其國債的實際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實際資金會流向經濟有成長、生產率更高、貨幣和匯率政策穩定的經濟體。

世界銀行駐中國前行長黄育川表示,中國反彈並不像西方國家靠財政和貨幣推動,而是建立在消費、生產復甦之上,相比之下更能持續。如中國人行今年資產負債表增加不到0.36兆美元,但聯準會3月初到6月中便暴增了3兆美元,美、英國、歐元區、日本央行合計共增加5.6兆美元。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表示,易綱採取保守態度的原因有2:中國控制疫情後經濟基礎良好、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增加金融風險。雖然分析師普遍不認為人行明年上半年會升息,但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限制銀行放貸。本週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或許會有更多政策立場的線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