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銀行家觀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歐洲經濟低潮才正要來襲

2020/06/10 08:00

歐洲穩定機制(ESM)作為歐元區的救助基金,提供低利率貸款幫助歐盟國家紓困。(示意圖,圖片由台灣銀行家提供,達志影像)

各國提出大規模企業紓困方案及勞工補貼,補助期間還看不見盡頭,成效也有待觀察,後續須密切注意可能帶來的金融流動性危機,以及金融科技加速發展帶來的產業機會。

歐盟執委會5月初發表了經濟數據,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預估會下降7.4%,超越2009年金融海嘯過後4.5%跌幅,進入史上最慘之經濟低谷。近期面臨的危機是解封城後的第二波疫情,會使今年經濟成長再往下調3%,以及南北歐長期維繫的經濟平衡將面臨瓦解危機。

疫情嚴重的義大利、西班牙經濟縮減將超過9%,法國8.5%。產業重度依賴觀光的義大利將花費多年來修復,希臘也處於類似情形。德國預估經濟縮減6.5%,會是恢復相對快速的國家,波蘭受到影響最小。英格蘭銀行則是提出英國經濟跌幅將達14%,失業率翻倍,進入現代經濟史上的最黑暗時代。

歐盟會員國難以同盟,救助基金一波三折

歐盟於4月通過了5,400億歐元紓困基金,5月初通過第一階段措施,由歐元區的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提供相當於申請國國內生產總值2%的信貸額度,最高可達2,400億歐元,用於支付歐盟國家鉅額的醫療費用,包括因武漢肺炎病毒產生的直接和間接費用。這些貸款來自ESM發行的新債務,享有極低利率,提供各國國內融資至2022年底,且有10年之到期日,然而疫情嚴重的義大利卻無法確定能否使用此基金,義大利財政急遽惡化,擔心後續ESM會祭出緊縮制裁。

另外總計3,000億歐元之措施:臨時的就業支持計畫和企業擔保基金,有望在5月底完成討論。各界高度關注、期望以歐元債券作為發行財源的1兆歐元紓困基金,則由於會員國在補貼或貸款條件上無法達成共識,至今無法推出。

各國自謀紓困生路,勞工薪資補貼是焦點

德國政府推出高達7,500億歐元的經濟紓困計畫,包括提供企業貸款,收購公司股份以及支持失業工人等,具體措施包括補助企業,以降低工時代替裁員,降稅且給予小企業更大的降稅幅度,補助學校建立數位學習平台等,目前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措施之一,也是德國政府2013年後首次舉債。

法國政府提出1,100億歐元的預算要救經濟,200億分配給大企業,其餘給中小企業,造成法國政府債務推高至GDP的115%,後續寄望從歐盟得到更多資源。英格蘭銀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3月將利率降至創紀錄的低點,並推出了2,000億英鎊的債券發行計畫。英國政府同時推出企業救助方案,提供總計300億英鎊的稅收減免,以及長達12個月的無息貸款。

勞工權益方面,荷蘭提出最大方的方案,補助特定企業高達90%的工資,法國補助84%,最低工資工人則可得100%。德國有超過65萬間公司調降30%的員工工時,向德國聯邦就業局申請勞工紓困基金。

英國政府為600萬工人支付至少3個月薪水,4月底推出武漢肺炎病毒工作保留計畫,若員工被迫放無薪假,政府將支付8成工資,每月最高可達2,500英鎊。《金融時報》指出,德、法、英、義及西班牙等5大經濟體申請薪資補助的勞工人數,已超過3,000萬人。

高度重視勞權的歐洲雖然在勞資補貼的腳步很快,但仍浮現許多隱憂,一是補助只是臨時救急,一旦疫情時間拖長,到時企業仍會逐步裁員,難以避免大幅失業潮來臨。二是經濟萎縮幅度擴大,許多企業恐會倒閉,補助這些原本就應被淘汰的工作,長期看來意義不大。

銀行即將面臨大量違約風險

除了政府紓困措施外,銀行也積極提供貸款,英國一些大銀行已宣布採取措施,幫助企業客戶渡過難關,Lloyds銀行向受到病毒感染的小型企業提供20億英鎊的貸款,不收取任何費用,Barclays銀行讓受病毒感染且現有貸款超過25,000英鎊的商業客戶,可以享有12個月的還款假期,蘇格蘭皇家銀行表示,受到病毒影響的借款人,最多可以延遲貸款還款時間3個月,並免除其他費用。

銀行紓困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受影響的客戶感受到銀行的支持,許多銀行利用免除費用,提高信用卡限額,並給予抵押貸款支付假期以及定存帳戶權限。然而這些都只是臨時解決方法,銀行也必須重新評估客戶的風險狀況,尤其是將受到武漢肺炎病毒影響的借款人重新分類為高風險,若武漢肺炎病毒帶來的危機時間拖長,那麼這些措施將越來越難繼續,除非國家介入並強制暫時凍結債務,否則銀行沒有了利率收入,市場缺乏流動性,將使銀行本身開始陷入困境。

金融業雖非第一波受病毒影響的產業,但背負著紓困的責任,後續可能產生更多後果。隨著武漢肺炎病毒影響,許多企業被迫關閉,或面臨供應鏈中斷,大量貸款違約的風險持續增加,雖然美國的聯邦準備銀行及英格蘭銀行、歐洲中央銀行都在降低利率或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大規模購買政府債券和其他資產,使得貨幣市場流動性風險大幅下降。然而長期來看,收入嚴重縮水的公司可能難以償還貸款,家庭可能難以還清信用卡和抵押貸款,銀行是否能夠承受這些不斷累積的壓力,還有待觀察。

產業機會到來,金融科技加速發展

此次危機帶來新時代的轉變,人們開始習慣於線上處理各種事務,包括金融需求,為金融科技提供了更多產業機會。根據德維爾集團(deVere Group)的研究,金融科技行動應用程式在歐洲使用率大幅增長72%,Glint Pay的黃金購買網站流量有718%的驚人成長,網路銀行註冊量也增加,這幾年來金融數位化已持續在進行,而此次的病毒危機更加速改變人們的習慣,使轉變的速度更快。

在政府提出各種紓困措施的同時,英國各地的金融科技企業也一直提出支持意願,因金融科技現在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迅速調整和提供金融業務支持,這是大規模銀行可能缺乏的特質。從薪水計算、線上貸款、保險、客戶操作的各個步驟,都能幫助企業和客戶快速處理,避免破產危機。最顯著的例子是英國金融科技公司聯合開發的武漢肺炎病毒信用分數(Covid Credit),這是一種線上工具,讓自雇者通過共享銀行數據來證明其過去的收入,使用該系統生成一張借據或某種形式的抵押品交給這些金融科技貸方,以證明可以適當的利率獲得貸款來穩定其收入或業務。

英國提供小型企業的武漢肺炎病毒商業中斷貸款方案(Coronavirus Business Interruption Loan Scheme, CBILS),適用於貸款額低於500萬英鎊的小型企業,起初融資貸方只開放給40家實體銀行,許多大銀行被批評處理貸款速度太慢,且為企業貸款設置許多障礙,在此期間節省一天的時間都極為重要,英國創新金融協會因此積極爭取數位銀行加入貸方行列,目前有3家數位銀行成功得到核准。

大型銀行已被小企業的貸款申請所淹沒,金融科技能夠支持政府發放貸款,完成幫助小企業的工作,然而金融科技公司的做法不見得與大型銀行完全相同,其也正在研究,如果本身不得不在沒有流動性的情況下給予支付假期,必須先判定這是否是一個公平的系統。

為度過武漢肺炎病毒後的經濟危機,歐洲各國提出了大規模企業紓困方案及勞工補貼,目前補助期間還看不見盡頭,許多國家正在延長期限,補助措施對產業整體成效也有待觀察。後續須密切注意的是對金融業的影響和可能帶來的流動性危機。然而此次危機反而為歐洲金融科技加速發展帶來產業機會,金融科技從上一次信貸緊縮誕生而發展至今,在這場危機中也許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本文摘自2020年06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採訪、撰文:黃庭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