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MIC調查︰ 台消費者支付工具使用偏好已產生板塊遷移

2019/07/15 18:14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天公布台灣行動支付用戶調查,國內消費者使用比例已達75.5%。(記者陳炳宏攝)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天公布台灣行動支付用戶調查,今年上半年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認知度高達96.6%,其中以26歲至35歲世代成長幅度最高(14.7%),該世代曾使用行動支付的比例高達75.5%也居首。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分析,台灣消費者對支付工具的使用偏好已經產生板塊遷移,雖然信用卡付款仍最普及,但今年已經有2成7的消費者,優先選擇行動支付,相較2017年已成長11.2%。

該調查顯示,台灣消費者經常使用的五大行動支付品牌,分別為「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與「台灣Pay」,MIC指出,由於NFC手機支援率已近70%,因此許多國際品牌採「NFC感應」支付,但傳統「掃碼式」設備門檻低,更具小型商家普及優勢,使用率達87.5%,勝過NFC使用率60.2%。針對扣款綁定方式,信用卡的73.4%則勝過金融卡或銀行帳戶的53.3%。

另外,許多通路開始推「自有品牌」的行動支付服務,也瓜分行動支付主流業者用戶,去年自有品牌的滲透率約為5.1%,今年上半年已成長至14.4%,包括悠遊卡(5%)、統一超商(3.8%)、全家超商(3.4%)與Pi拍錢包(拍付國際)(2.2%)等自有品牌。

MIC認為,台灣行動支付市場中,品牌忠誠度與通路自有品牌崛起,是兩個主要重要觀察趨勢,胡自立指出,用戶已逐漸養成品牌忠誠度,業者須持續刺激用戶的使用頻率,包括加強優惠、安全性、通路等。

胡自立也指出,通路自有品牌的優勢,在於新鮮感與會員高回饋的誘因,但未來1~2年若想擁有更多用戶,關鍵在於是否發展出「跨通路的會員整合」服務。

此調查也發現,曾於近三個月內使用行動支付的「積極用戶」中,逾1/5(22.3%)每月平均使用超過11次,較去年成長16.2%;消費金額部分,97.5%用戶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00元以下,單次最高消費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用戶,也從去年40.8%成長至今年49.2%。

此調查期間為2019年4月,有效樣本534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4.2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