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非現金支付」牛步 2020過半難達標

2019/05/14 08:23

電子化支付之各項工具成長表現(整理製表:記者王孟倫)

去年底僅達38%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設定在2020年我國電子化支付(即非現金支付)占民間消費比重,可過半達到52%;但根據最新統計,去年底占比僅38.29%,依過去3年僅增加12%的速度估算,僅剩約1年半,要在2020年恐難以達標。

金管會:持續鬆綁法規+整合電子支付、票證

電子化支付是指「非現金支付」交易,包括「電子票證」(悠遊卡等)、「電子支付」(街口支付或Line Pay一卡通)、「行動支付」(如Apple Pay或三星Pay)、信用卡支付及ATM轉帳交易等。

為了讓台灣朝向無現金化社會,金管會在2015年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過半、5年倍增計畫」,希望比率從當時的26%,大幅提升到2020年底的52%;但據統計,電子化支付占比從2015年底的26%,到去年底僅成長到38.29%。

官員:新興行動支付 有望大幅成長

金管會官員坦言,從過去數字來看的確是挑戰,但從趨勢來看,「信用卡」消費年年創歷史新高、「電子票證」也穩定成長,加上智慧型手機普及化,新興的「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有機會大幅成長,「還是努力在2020年底達到目標」。

官員表示,以「電子支付」為例,去年4月底有效會員數僅243萬人,到今年3月底已達494萬人;「行動支付」去年前兩月交易金額僅51億元,今年前2月大增至128億元;「信用卡」也穩定成長,去年國人刷卡金額達2.88兆元、年成長率9.9%,今年預估可突破3.1兆元。

金管會強調,除了持續對「電子支付」進行法規鬆綁,未來還要把「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大整合,讓電子化支付占比能繼續提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