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將正式合併,金控整併的政策卻將修改,使敵意併購更為困難;被銀行界認定「過度競爭」的狀況雖改變不大,但金管會歷任主委對銀行數量過多的態度有所差異,主管機關也多次調整政策方向。
2004年7月金管會成立之後的前幾年,是銀行合併信合社等基層金融機構及互相合併的活躍期,當時除了要達成二次金改減少金控及提高前三大金融機構市占率等目標外,也為解決問題金融機構的難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金融產業結構及獲利趨於穩定,但金控卻由14家反增為16家;而且銀行的存放款利差始終難以提高,銀行界也常歸咎於過度競爭,以致出現不得不「殺價」爭取客戶的現象。
曾銘宗︰金控應減半 顧立雄鼓勵整併
金融業者雖有意發動併購,可是合併要經金管會核准;歷任金管會主委對金融整併的態度,雖多認為銀行家數過多,但都說尊重市場機制,且有的積極、有的謹慎。近幾任主委中,有推動金控整併積極的曾銘宗曾直言金控應減半;不過,鼓勵自主合併的顧立雄,則在2018年的主委任內修改法規,鼓勵整併。
2018年11月27日金管會為「提供友善之併購法規環境」,提出「增加金融機構整併誘因」,公布「修正及訂定發布與增加金融機構整併誘因政策有關之法規」之新聞稿,為敵意併購開綠燈,包括修改金控投資管理辦法將金控對金控、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之首次投資,從應取得控制性持股(25%),降低至有表決權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超過10%等。
富邦金溢價收購日盛金 首宗金金併
金管會態度正面,激勵金融業的行動。2020年12月,富邦金控(2881)宣布公開收購日盛金,以超過當時市價近25%、每股以13元現金收購50%以上股權,其後並持續從市場買股,並於2022年11月11日正式合併日盛金控,成為台灣首宗非合意的金金併。
將於7月24日正式合併的台新金、新光金,雖談論已久,但去年正式向金管會提出合意合併的申請後,中信金(2891)也提出併購申請,並公布併購新光金的條件,後雖被金管會緩議,但因併購條件被部分投資人認為優於台新金,而引起金融市場一陣波動。
就在新新併塵埃落定後,2025年6月10日金管會以「確保金融市場的秩序與穩定」為理由,預告修正「金融控股公司投資管理辦法」及「商業銀行轉投資應遵守事項準則」部分條文,包括將金控對金控、銀行等的投資又改為25%以上,以及其他的限制條件,使非合意併購困難重重。
有金控高階主管指出,合併案是金融業非常重大的決策,且公開收購都要經主管機關核准,金管會的態度相當重要,因此政策若常改變,就像合併的紅綠燈閃爍不停,絕對會阻礙合併的進行,不利金融整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