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美逆差低於越南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銷至美國的商品徵收二十%關稅,轉運貨物將徵收四十%關稅;學者多認為,以台灣對美逆差低於越南,且台美間有半導體互補優勢,若能爭取到十四%算是達標,若僅十%基礎關稅就可放鞭炮了。
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分析,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比越南低,而越南原先被課四十六%、台灣則是三十二%,台灣甚至還去美國投資他們最渴望的戰略產業半導體,因此如果從比重來看,台灣稅率應為十四%,若超過這個數字,可能代表川普團隊邏輯不一致。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認為,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順差比台灣對美國還大,若他們能將對等關稅從四十六%降低到二十%,台灣也很有可能談到二十%以下;尤其台灣的談判籌碼更多,包含購買美國武器、天然氣、農產品等,以及台灣廠商在美國投資的能力。
日韓談判結果 對台灣更具參考性
「從越南和英國兩個談判結果來看,台灣一定是在這兩者之間,美國正在告訴我們上限、下限大概在哪」;吳大任認為,美國貿易政策要有一致性,英國對美國是貿易逆差國,但還是談出十%的結果,因此台灣應該可以預期介於十%到二十%之間,談判團隊可以爭取談到折衷的十五%。
吳大任指出,美國現在同時和多國談判,而至今日本、韓國談判結果都還沒出爐,這兩個國家也都有能力在美國投資,且國內市場比台灣更大,能對美國開放、創造的商機高過台灣,因此日、韓的談判結果會對台灣更具參考性。
吳大任提醒,當在越南設廠的台灣業者從越南出口到美國時,會不會被美國認定來自中國,因而必須負擔高達四十%的關稅,還是具有高風險,因此台商還要再檢視一下生產方式,若從中國進口主要零組件、在越南組裝,這被認定為洗產地的可能性很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