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電子業估成長10.33%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工研院昨發布「二○二五年台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二○二五年經濟景氣將緩步回升,加上AI(人工智慧)終端應用商機擴大,預估台灣整體製造業產值將達新台幣二十五.九兆元、年增六.四八%,連續兩年成長;四大工業以AI相關的資訊電子業年增十.三三%最顯著,借助AI東風,明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將達二.四兆元,挑戰年成長七.五%。
工研院產科所所長林昭憲表示,受到疫情與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二○二三年整體製造業呈現負成長,二○二四年轉為正成長且較預期為佳,估計年增十二.三三%;因相對基期較高,預估二○二五年整體製造業產值將達二十五.九兆元、年增六.四八%,呈現溫和成長的走勢。
林昭憲分析,儘管地緣政治仍影響經濟不確定,但在整體產業面與景氣持續回暖,且全球通膨下降、歐美降息,帶動需求逐漸回升,加上AI擴大應用,預期明年整體製造業將續成長。四大工業中,預估半導體、伺服器等AI相關的資訊電子產值將年增十.三三%最高,金屬機電業年增三.五四%、民生工業年增三.五三%、化學工業年增二.四二%。
產科國際所經理羅宗惠針對電子零組件產業最新觀察指出,明年台灣電子零組件成長動能仍將持續,「AI改變產品,產品改變零組件」,預估明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的產值規模將共達二.四兆元,成長率挑戰七.五%,優於二○二四年的五.四%。
他強調,全球供應鏈重組加速,現階段仍以去中化為核心思維,全球局勢的改變不排除升級成「美國化第一」;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去中化產能建置仍在初期階段,隨著美國新政去中化的力道增強,未來供應鏈海外擴廠規模與速度將加速,淨零碳排也會影響生產與技術發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