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書劍
美國在二○二二年三月啟動急升息後,當年七月起物價漲幅幾乎逐月下降,但後來的經濟表現卻又異常強勁,形成目前「升息不需要、降息不必急」的情境;貨幣政策暫時維持現狀,成為產官學及金融市場的共識。當聯準會(Fed)的角色暫時隱藏,股市波動空間將擴大,超漲超跌都不令人意外。
各國央行根據對未來物價走勢的預測,以升降息調節通膨的壓力,但利率高低與物價漲幅並不呈一對一的關係,而是要經過漫長經濟路徑的傳遞、連結,包括透過對房市、金融市場、經濟活動等的影響,達到壓制通膨的目的。以美國二○二二年急升息為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就多次表示,高利率可能衝擊經濟,但為了對抗通膨,即使衰退也在所不惜。
美國經濟沒有衰退,股市也漲勢衝天,在急升息的過程中,一開始股市雖跟著滑落,可是隨著超出預期的經濟表現,也獲得強於預期的支撐。聯準會在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升息一碼之後,就維持政策利率在五.二五至五.五○%目標區間,利率雖處於二○○一年之後二十餘年的高點,但美國股市仍在短暫休息後,繼續更凌厲的攻勢,帶領台、日等國股市屢屢突破歷史新高。
從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表現看,美國暫停升息循環後,高利率似已被市場消化;而今年以來,台股加權股價指數也大漲近三千點,不受央行三月意外調高政策利率的影響。
台股此波大漲,以台積電為主角,短短三個多月,從五九三元漲至昨日八一九元,大漲四十%左右,拉抬大盤近二千點,個股不只有題材、聲量,還有業績支撐,外資急於回補疫情三年拋售的股份,使得上漲並非僅仗一時之勢。
股市急漲聚集了投資人的目光,卻並非沒有隱憂。若美國高利率已全被市場消化,代表著當能源跟著價格難以下滑的服務業上漲時,則在通膨的風險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沒有更高的利率將難以壓制。不過,美國聯準會決定貨幣政策的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定期會每年八次,大致上是六週一次,下一次會議是在四月底,於五月一日結束後公布新的升降息決策,而再下一次則已是六月。台灣央行每年僅四次理監事會,下一次貨幣政策的結果,也要等到六月。
美國經濟表現超乎預期,政策的外溢效果依然強大,但不管是從物價趨勢、經濟活動,或是聯準會官員談話、金融市場的反應觀察,四月底將舉行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除非有意外出現,否則貨幣政策會按兵不動。距六月會議則至少有兩個月的時間,除了口頭警告之外,美國聯準會不會干預股市的運行。
聯準會當然不是真的離開,「它也總在注視著你」,但近期直接介入經濟的變數,確實將會少一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