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最低工資的決定

2023/09/25 05:30

每年基本工資調整,都在勞資拔河中底定。行政院希望以「最低工資法」建構更完整的制度,但是不同產業衝擊差異大,最低工資的決定依然沒有簡單答案。(法新社)

■魏錫賓

每年在勞資間拔河的基本工資調整案大致底定,最近3年平均每年約4.6%的調升決定,滿足了雙方的「基本」要求。行政院希望以「最低工資法」進一步建構更完整的制度,為不少人所期盼;若從產業發展來看,有些問題卻值得更深入考量:不同產業受調薪的衝擊甚有差異,而且一體適用的最低工資,有可能是妥協後更低的「最低工資」。

蔡英文總統初任至今,基本工資月薪累計調高近4成,時薪更增加超過50%,不僅打破22K的魔咒,更為邁向月薪30K奠定基礎;以明年開始實施的27,470元基本工資計算,若以這三年來的平均調幅為基礎,則再2年就能達到月薪3萬元的標準,讓基層勞工相當有感。可是最低工資對不同產業的影響,有極大的差別;當基本工資調高時,低薪族群受惠最大,而處在僅能供給低薪族群的廠商,則受傷最重。

基本工資持續調高 產業衝擊各有不同

根據勞動部薪情平臺統計資料,2023年7月在服務業與工業工作的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5,520元,但各行業薪資差異頗大。海洋水運、航空運輸、資訊服務業都超過8萬元,銀行業也有7萬多元,可是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的教育業從業人員僅有29,600元、社會工作服務業28,770元,從事學前教育的基層技術工及勞動工薪資僅有約2萬6千元,還低於目前的基本工資。

在一個鼓勵創新、積極投入工作的社會,金錢是最簡單的報酬,無法否認產業間或是職級間薪資的必然不同。對高薪產業而言,基本工資的調高,應該不會影響其薪資結構,但對低薪產業而言,基本工資的增加,勢必動搖其薪資級距,提高經營難度。

行政院上週通過的「最低工資法」草案,「為確保勞工合理之最低工資,提高勞工及其家庭之生活水準,促進勞資和諧」,法中規定最低工資的審議,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另可以參採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國家經濟、產業發展及最低生活費等10項明確的資料。

最低工資照顧勞工 產業現實無法迴避

政府的態度很清楚,主要是照顧勞工及其家庭的生活水準;不過,維持經濟穩健運作,也是政府所想要。既然產業平均薪資一向不同,未來擬定的單一最低工資,必然要考慮最弱勢產業的生存問題,調整條件已受限制。這一各方多有討論的問題,值得尋出更合理的解法。部分國家有依地區、產業訂定不同最低工資者,表面上或許失去公平原則,但在各區域的生活條件不同,以及產業現實考量下,也並非完全不合理。理性的決策者,不必否定任何一種可能。

為勞雇決定工資,絕非易事,一個政策很難同時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政府既決定以最低工資照顧勞工,企業界也必須瞭解、妥善因應。審時度勢、抓住潮流,也是經營者的責任。最低工資不是只有一個數字那麼簡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