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受選戰波及,執政黨持續推動的綠能政策成砲火目標。關於太陽能公司旗下成立數家、甚至數十家子公司一事,就頻遭扭曲質疑;太陽光電五大公協會昨聯合聲明,強調「SPV(Special Prupose Vehicle,特殊目的公司)是配合銀行業『專案融資架構』所設立的,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希望質疑者能先了解不同產業別的特性,切莫任意抹黑。
五大公協會包括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及全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等。
五大公協會解釋,國內多家銀行為響應「赤道原則」(大型國際金融機構所採行的風險管理架構),「借款人須為SPV專案公司」才能進行專案融資,關鍵就是「專款專用」,需「依照建置計畫動撥資金及還款」,與一般貸款完全不同,許多國家重大公共工程,例如高鐵也是以專案融資來籌資。
公協會強調,每一個太陽能電站的位置、面積、申設核准進度與完工時間都不同,融資條件也不同,銀行為了風險控管,要求一個案場就是一間SPV公司,針對不同條件給予融資額度,才造成一家業者旗下會有很多家SPV公司,國外也是同樣的架構且行之有年。
五大公協會說明,光電案場的SPV公司都是按照案場興建進度分階段增資,初始階段先成立一家SPV參與競標或與地主洽談,因為不確定性高,初始資本額僅數十萬至百萬元不等,一旦取得土地或標案後,就會依據《電業登記規則》分階段進行增資,資本額當然會迅速擴大,但這也都是為了符合相關法規規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