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書劍集》不對稱的貨幣政策

2023/07/25 05:30

◎歐陽書劍

美國聯準會(Fed)本週召開今年的第五次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決定貨幣政策的走向,隨著物價增幅縮小,利率不再調高的期待增強,但勞動市場依然緊俏,升不升息都有理由。只是目前雖在升息循環的尾端,可是量化緊縮(QT)計畫勢必繼續按表操課,聯準會應希望將資產負債表不著痕跡的調整至更小的規模。

因為資金的流動、停泊與囤積的估算較為困難,而且在政策的溝通上不若升降息容易等原因,量化寬鬆(QE)被央行視為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過去僅政策利率向零探底的日本持續性的應用;不過,在金融海嘯與肺炎疫情後,為了即刻挹注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拉低較長期的市場利率,買入債券的QE漸成為救市的「傳統」工具,也使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大幅提高。

肺炎疫情中後期,隨著通膨惡化,緊縮貨幣政策箭在弦上。聯準會在二○二二年初發布降低資產負債表規模的原則,強調調整政策利率的目標區間才是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只有在升息後,才會開始縮表,而且是以可預期且有序的方式進行,最初會從到期債券資金的不再投入為主。

開始升息後,二○二二年五月聯準會公布降低資產負債表規模的具體計畫,從六月一日開始的三個月,每個月分別減持政府債券及不動產抵押債券三百億、一七五億美元,其後則每月分別增至六百億、三五○億美元,預估一年約減少一兆美元。

一年過去了,美國聯準會七月十七日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八.二七兆美元,僅較二○二二年五月的近九兆美元歷史最高點減少約○.七兆美元,減幅不到十%,餘額仍遠遠高於二○二○年肺炎疫情擴散前的四兆美元,更是二○○八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前不到一兆美元的八倍以上。

聯準會的縮表速度較預期為慢,部分原因雖是三月時矽谷銀行危機,使聯準會不得不暫時挹注市場流動性所造成;然而,「緩慢」也是各國央行在QE退場時的必然態度。

疫情發生之後,二○二○年聯準會在三個月內增持債券約三兆美元,使資產負債表迅速膨脹至七兆美元以上,以QE快速將流動性注入金融體系,當時聯準會的態度很清楚,希望QE能立即發揮穩定金融市場的效果,因此要敲鑼打鼓、大動作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希望藉以影響市場參與者的態度。這是在解決突然的危機時的適當策略。

危機過後就不同了。QE既是非傳統工具,那麼將異常龐大的資產負債表縮小的QT,已是正常化,是要將資產負債表往危機之前的規模靠近,代表的是危機解除後的央行作為。此時,若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資產負債表恢復至過去的規模,就等於重新蓄積應付危機的能量。

現在的QT重點是不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因此不管升息決策如何,聯準會繼續縮小資產負債表應屬必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