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經過兩年多疫情干擾,美國無限QE帶來可怕的通膨怪獸。為了遏止通膨,3月起美國聯準會(Fed)啟動升息,同時即將展開少見的縮表;烏俄戰事催化通膨惡化,油價與原物料大舉噴出。在升息與通膨兩大狂潮來襲下,高殖利率題材成為股市資金最佳避風港,今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總股息上看2.7兆元,創下史上新高紀錄。
上市櫃總股息上看2.7兆元 史上新高紀錄
高殖利率題材向來在每年3月開始發燒,主要是各上市櫃公司在3月中旬前公布前一年年報,並隨後發布股利政策,殖利率成為市場判斷股價上漲或下跌空間的參考。
特別的是,今年高殖利率題材因美國升息循環即將來臨,格外受到市場重視,前兩年全球股市多頭氣盛,電子股表現搶眼,本益比攀高,美國還沒升息,美國與台股電子股本益比已開始下修,從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今年以來股價頻頻破底,以中小型電子股為主的櫃買OTC指數表現相對弱勢,就可看出升息對電子股帶來的傷害,加上烏俄戰事激化市場避險情緒,對於電子股更是雪上加霜,也讓市場資金轉向高殖利率個股避險。
台積電配發2,852.3億 台股現金股息王
去年台灣上市櫃公司大賺特賺,今年護國神山台積電將配發2,852.3億元現金,成為台股現金股息王,其次為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發放1,167.3億元,航海王長榮(2603)發放952.3億元,陽明(2609)發放698.4億元,南亞(1303)發放594.8億元。
航海王殖利率高達13%以上
由於去年配息大增,上市櫃公司殖利率跟著彈跳,以傳統電子大廠來看,廣達(2382)、仁寶(2324)、緯創(3231)、宏碁(2353)、華碩(2357)殖利率皆有7%以上水準,華碩更高達11%之多。傳產股的殖利率更是誘人,以航海王長榮、陽明為最佳代表,殖利率高達13%以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