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瑞媒:台灣無人機產業迅速崛起 非紅供應鏈受民主國家青睞

2025/09/24 16:54

上週落幕的「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台灣無人機生態系統充分展示。(記者陳治程攝)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瑞士《新蘇黎世報》(NZZ)23日刊出「台灣的無人機產業正向中國發起挑戰」文章指出,在美中對抗和產業鏈重整的大背景下,台灣憑藉無中國產零件的供應鏈賣點,在軍用與安全無人機市場上正迅速崛起,但也面臨一些阻礙。

文章指出,台灣無人機的最重要賣點是,這些無人機及其零件都不是來自中國的,而民主國家也越來越看重這一點,無人機需被用於安全敏感領域時尤其如此,這其中包括軍方的偵察和攻擊無人機,警用無人機以及電信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安保無人機等等。

西方國家擔心,中國產無人機可能會向中國回傳數據,也擔心發生危機時,中國會從遠端關閉無人機;此外,北京當局還隨時可以切斷系統和零組件的供應。有鑑於此,幾乎每天都在遭受北京威脅的台灣政府,要求供貨商確保他們提供的無人機不含任何中國產零件,提出了打造所謂「非紅供應鏈」的呼籲。

對台灣自身而言,「非紅」事關生存大計,而對國際市場來說,「非紅」則成了台灣產品最有利的競爭優勢。但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畢竟以大疆為首的中國無人機產業,不僅主導了全球私人用無人機市場,同時也在電機、電池、飛行操控系統等領域佔據著領先地位。

上週落幕的「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台灣無人機生態系統的多姿多彩得到了充分展示,從手掌大小的迷你無人機,到可以裝運數十公斤負荷的四旋翼無人機、撞擊目標後立刻起爆的自殺式無人機,再到雙翼寬達十餘米的大型偵察機。從水上或水下作業的無人艇,到能走、能爬和能跑的陸上系統,可說是應有盡有。

報導說,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產出的產品,有些來自傳統的軍工企業,但也有越來越多的非軍工企業加入了行業競爭。畢竟,台灣的國防預算增長極其迅猛,將從2025年的GDP佔比3.3%,增長至2030年的5%。

台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政策分析師方怡然表示,台灣經濟就是靠代工廠OEM發展壯大起來的,代工廠有能力為跨國品牌完成大規模生產。

台灣知名度最高的代工廠就是富士康(鴻海),但因富士康已與中國有盤根錯節的關係,由這家企業在台灣來生產大量軍用無人機顯然不現實,但台灣還有許多其他OEM 代工廠可以將本地開發商的樣機轉化為低成本、大規模的量產產品,只有批量生產才可以縮小與中國無人機的價格差距。

但報導也說,台灣要建立一條完全不含中國產零件的無人機供應鏈並非易事,因為這必須確保來自第三國的供應商也不從中國進貨。但當今世界相互交織的複雜供應鏈體系之下,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方怡然認為,當前最大的挑戰在於稀土磁體和電池陽極,在這些領域,中國佔據著壟斷地位,但日本等民主國家也正在努力打造替代方案,台灣應當押注於此,並成為未來西方國家無人機與零配件的重要供貨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