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全國待售新成屋持續維持高檔,根據內政部最新發布,去年第四季全國沒賣掉的新屋高達11.10萬宅,創2010年有統計以來單季最多,而且自2023年第四季起,已連續5季超過10萬宅。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2018至2024年,全國待售新成屋數量不斷走升並屢創新高,但卻與房價走勢脫鉤,直到2025年才又與房價呈現正相關。推測前期待售新成屋數量與房價脫鉤原因,一來是房地合一「重稅閉鎖期」使得屋齡5年內的成屋轉售數量急降,另一方面,官方將建商手上屋齡5年內未售出的房子通通算進待售新成屋,但完工的房子不一定會釋出銷售,所以跟實際賣壓有不小的落差。
進一步觀察去年第四季、六都待售新成屋數量,有三都創新高,包括桃園市的1.88萬餘宅、台南市的1.11萬餘宅以及高雄市的1.39萬餘宅,另台中市去年第三季待售新成屋高達1.76萬餘宅,也是創下新高,房產業者指出,從數據上來看,六都有四都的待售新成屋數量都在去年下半年創新高,且雙北市以外的四都,去年第四季沒賣掉的新成屋合計高達6.09萬餘宅,占全國比重約54.86%,也就是全國超過半數沒賣掉的新屋主要分布在四都。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房市待售供給主要來自待售中古屋、待售新成屋、預售屋,相對於去年上半年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後兩者的連動性、競合壓力最大,以今年上半年新增供給、推案量破波段新高來看,未來幾年待售新成屋數量還會繼續膨脹,如果信用管制架構不變、產業利多未到位,則房價修正的趨勢難擋。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青安推出後預售市場出現一大波熱潮,願意賣的應該多能順利銷售出去,不過統計起來數量仍走高,不確定是否跟現在貸款交屋較慢,或者真的有許多預售案未出售完工的數量有關,但現在預售銷況遲滯,房價上還是會有一定壓力,要看建商如何推出牛肉或者搭配精裝修等方式突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