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韓國國稅廳15日公布,韓國申報停業的案件(含個人經營和公司)總數達98.6萬件,較2022年同期增加12萬件,創下自2006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主因多數為生意慘淡。而分析指出,高利率和內需疲軟等外部因素,進一步加劇中小企業和自營業的經營危機。
統計顯示,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停業案件數維持在80萬左右,去年卻忽然上升,達到98.6萬件,較2022年同期增加12萬件,創下自2006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從企業倒閉原因來看,「生意慘淡」最為常見,有48萬2183人,較2022年40萬6225人相比,增加7萬5958人、成長18.7%,自2007年金融危機期間(48萬8792人)以來史上第2高。
細分行業來看,零售業、服務業和餐飲業首當其衝,停業數量分別達到27.7萬、21.8萬與15.8萬。另房地產市場低迷也波及租賃和建築業,分別有9.4萬和4.9萬件停業登記。
韓國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1年內因停業而失業的人數增加超過20%,曾經從事自營業的失業人數較上年增加23.1%。
《中央日報》報導,分析指出,企業倒閉的增加,是因高利率、高通膨和內需不振,此外政府中止疫情補助也產生相當影響,預計2024年韓國氣企業倒閉速度也會加快,是因國內需求恢復緩慢,特別是食品、住宿、批發零售。
雖然韓國經濟部12日發布的月度經濟評估報告表示,內需正在呈現復甦跡象,但韓國經濟研究所警告,景氣回暖也無法立即解決小型企業與自營業者先前累積的債務,因此停業趨勢恐怕會再持續一段時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