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前,印度所生產的止咳糖漿造成數十名兒童急性腎損傷死亡,而滴眼劑也導致多名美國人失明,其化療藥物也受到污染。儘管這麼多藥品爆發使用安全疑慮,但印度藥品出口仍是持續成長,2023會計年度達到270億美元(約新台幣8431億元),為去年的近2倍。
根據《路透》引述一家政府支持的貿易機構消息,截至3月31日,印度藥品一年出口成長3.25%、達到254億美元(約新台幣7934億元)。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Pharmexcil)總幹事巴斯卡預估,本財年將成長約6.3%,達到270億美元。
政府數據顯示,上一財年印度出口美國的藥品銷售額增長了6.2%、達75億美元(2342億元),佔印度藥品總銷售額的30%。觀察今年4月至6月,印度整體藥品出口增長5%、達65.8億美元(約新台幣2054億元),而美國市場需求強勁,今年4月至6月的出口成長率就超過10%。
巴斯卡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出口成長表明人們並沒有非常認真地對待印度藥品的質量或任何擔憂。
據烏茲別克政府稱,去年12月左右,印度製造的另外兩種止咳糖漿導致烏茲別克19名兒童死亡。而西非小國甘比亞也有多名兒童因服用位於印度德里郊區的藥品工廠所生產的糖漿,因裡面含有有毒溶劑,導致內臟損傷而死亡。
《路透》指出,按產量計算,印度是全球第3大藥品生產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儘管之前爆發印度所生產的藥品中,發現有毒化學物質,但印度的市場規模太大,買家無法撤離。
《彭博》日前也報導,印度是最大的學名藥供應商,佔全球供應量約20%,其價值約500億美元,向200多個國家出口藥品,所生產的疫苗佔所有疫苗的60%。印度擁有美國以外「數量最多」的符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標準的工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