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惠升息、資金因避險需求湧入,但經濟疲軟,企業不願貸款,以致新加坡銀行業手上滿滿現金。據彭博報導,星展銀行目前找不到去化資金的管道,將300億新元(約新台幣6842億元)的現金轉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星展銀行的總存款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3 年 3 月增長了31% 至 5290 億新元 (約新台幣12兆元),超過了總貸款增幅 16% 至 4170 億新元 (約新台幣9.5兆元)。
而星展銀行最大的競爭對手大華銀行,也是選擇將現金轉存至給 MAS ;去年,轉存其他非受限制性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較同期躍升了40% 至 423 億新元 (約新台幣9646億元)。
美中、烏俄等地緣政治繃緊,全球富豪重新進行資產安全配置,大量熱錢湧入有「金融避風港」之稱的新加坡,帶動該國銀行業的存款持續增長,已超過貸款成長,新加坡今年第1季出現自 2020 年以來最大的“流動性過剩”。
Maybank Securities Singapore 的研究主管 Thilan Wickramasinghe 表示,新加坡強勁的資本適足率和保守的監管環境,推升大量的避險資金流入,相較其他利率上升較少的區域市場,新加坡的利率以及銀行存款利率,將對美聯儲的加息會更敏感。
MAS 數據顯示,新加坡第1季的定期存款較上年大增70%以上,達到8370億新元(約新台幣19兆元)。
由於新加坡的銀行提供高達5%的利率產品,來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現金,新加坡人越來越多轉向外幣投資,以避免他們的現金受通貨膨脹影響,但隨著熱錢的持續湧入,新加坡銀行現面臨越來越大的融資成本壓力。
彭博分析師 Sarah Jane Mahmud 在1份報告中表示,這趨勢預計將持續到 2023 年,擁有較高定期存款基礎的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將更容易受到衝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