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國人平均每張壽險保單的死亡給付僅66萬元、人均壽險保障約160萬元,保障明顯不足。台灣人壽建議,民眾可透過三種方式,檢視壽險保障是否足夠,分別為「淨收入彌補法」、「所得替代法」及「遺族需求法」三方法。
所謂「淨收入彌補法」,適合社會新鮮人或單身貴族。主要是將個人未來收入減去個人未來支出,差額即為應有的壽險保額;假設未來收入1,200萬元,未來支出500萬元,則應備壽險額度為700萬元。
台灣人壽指出,利用淨收入彌補法,可確保家人未來的生活水準,維持與被保險人在世時一樣。
「所得替代法」多適用預算充足的高資產族,將家人每年生活費用除以存款利率,就是應有的壽險保額。假設存款利率1%,以每年所需生活費用50萬元估算,則應備壽險保額為5,000萬元。利用所得替代法,可以確保家人日後單憑被保險人壽險理賠金的利息便能支應生活所需。
「遺族需求法」則適合成家立業者估算個人家庭責任,確保被保險人的理賠金足以照顧遺族未來生活。計算方式只要計算遺族需求總和,如子女教育基金、房貸餘額、年生活費用等,減去個人儲蓄即可。
以四口之家為例,假設無房貸,建議壽險額度至少要有1,000萬元才足夠。
此外,台灣人壽提醒,民眾除了注意自己的壽險保額外,也應養成保單健檢的習慣,注意自己的責任與保障變化,齊備自身壽險保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