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短缺將長達10年 ? 專家曝 : SSD與HDD雙斷貨竟是「這原因」

2025/10/06 13:42

SSD與HDD雙雙斷貨,專家估短缺恐延燒數年甚至10年。(示意圖,路透)SSD與HDD雙雙斷貨,專家估短缺恐延燒數年甚至10年。(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經價格低廉、被視為「性價比奇蹟」的固態硬碟(SSD)、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與機械硬碟(HDD),如今正以多年未見的幅度快速上漲。業內人士警告,因AI需求激增與供應端收縮的雙重影響,全球記憶體市場出現罕見的結構性失衡,市場恐出現短缺,預估時間恐達數年、甚至10年之久。

據報導,在2023年時,記憶體晶片供過於求,價格跌破成本,市場庫存高漲下,高效能NVMe SSD價格一度與傳統機械硬碟持平,當時DRAM價格也跌至10年低點。

但進入2024年後,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與DRAM價格同步反彈,衝擊筆電、伺服器到企業級儲存等全線產品成本上揚。分析師指出,推動市場反轉的原因,就起產業週期性修正與AI應用的超預期爆發。

根據TrendForce數據,512Gb TLC NAND 快閃記憶體現貨價半年內上漲逾 100%,合約價亦全面走高。消費端快速反映:Western Digital 旗下 2TB Black SN850X 固態硬碟從年初150美元漲至180美元,三星 990 Pro 2TB 版本從 120 美元漲至逾175美元。

AI成為這波漲價的核心推手。訓練與部署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大量的記憶體與儲存空間。單一 GPU製程可能消耗數百 GB DRAM 與數 TB 快閃記憶體,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需求呈指數級攀升。

《彭博》指出,OpenAI 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已與三星與 SK海力士簽署協議,每月採購約90萬片 DRAM,佔全球產量近4成。雲端服務商對高密度NAND產品的需求同樣強勁,三星最新V9 NAND尚未量產便已接滿訂單。至於美光,2026年底前的高頻寬記憶體(HBM)產能已被客戶全數預訂。

市場傳出,過去僅涵蓋1季的供應合約,如今已延長至多年期,超大規模廠商更是直接與晶片製造商簽下長期協議鎖定產能。至於在供應端,再經歷過2019年、2022年2次價格崩盤後,現今記憶體廠商顯得相當謹慎,不再積極擴產,而是將資本支出集中於高利潤產品。

專家指出,過去HDD與SSD常存在「此漲彼跌」的狀況,但如今卻首度同時出現供應短缺。主要是在AI模型處理 PB 級數據時,「溫數據」存取需倚賴近線HDD,而其交貨期已延長至一年以上。為填補缺口,資料中心轉向部署QLC快閃陣列,進一步推高NAND需求。

此外,SSD也首次大規模滲透過去被機械硬碟壟斷的市場,結果形成「雙向擠壓」,形成HDD因供應受限漲價,SSD因雲端廠商搶貨而維持高價的局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