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上稿02:15 更新時間07:01
積電美國亞利桑那晶圓廠在歷經4年的虧損後,終於在2025年上半年正式轉虧為盈,美媒認為打造學徒制培養當地人才是主因。(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台積電2025年上半年合併財報顯示,該公司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TSMC Arizona),在歷經4年、累計近新台幣400億元的虧損後,終於在2025年上半年正式轉虧為盈,象徵其在美國的製造布局已成功步上正軌。當地媒體《The Eagle》近日發表名為「在沙漠中建立矽谷: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的運作如何改變當地社區」的文章指出,隨著台積電的投資擴產,已在當地引發了經濟和社會變革,影響力遍及整個「太陽谷」的社區、學校和小型企業。
報導說,台積電今年3月宣布加碼投資亞利桑那州晶圓廠1000億美元(新台幣3.06兆元),使其承諾投資總額達到1650億美元(新台幣5.04兆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台積電這項投資在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預計前3座廠房投入營運後,將提供6000個永久性高科技工作。此外,建廠期間已累積超過2萬個獨特的建築工作,並透過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創造了數萬個間接工作。目前,每天有5000以上的建築工人在北鳳凰城工地辛勤工作,這些工作為數年的建設期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台積電預計最後將在此興建6座廠房。
報導說,為了滿足台積電建廠與未來生產的人力需求,當地的馬里科帕社區學院(Maricopa Community Colleges)推出的「半導體快速啟動計畫」頗受好評,自2022年以來,已有6176名學生提交興趣表,其中4000人通過預先評估測試,超過900人獲得認證。其中,23歲的當地居民威爾森(Sterling Wilson)在完成為期10天的「半導體快速啟動計畫」後,現已成為台積電首座廠房的光罩技術員。
台積電對培養當地人才的承諾不僅是短期培訓,該公司還與鳳凰城、亞利桑那州商務局,以及馬里科帕社區學院、大峽谷大學(Grand Canyon University)和北亞利桑那大學(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等教育機構合作,啟動了全美首創的半導體技師學徒計畫。
對此,台積電亞利桑那晶圓廠總經理卡斯坦納瑞斯(Rose Castanares)強調,利用當地多元人才庫,並與世界級的美國教育體系合作,是台積電當年設廠時的重要考量。
報導說,這項半導體技術學徒計畫獲得台積電500萬美元(新台幣1.53億元)的經費支持,提供18個月至4年不等的多元學習途徑。參與者在接受在職培訓和課堂指導的同時,也能獲得全職薪資。首批8名學徒已於2024年4月開始培訓,並計畫在2025年擴增至約130人。
此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與台積電的合作深化了半導體領域的人才培養。目前,ASU有超過7000名學生在微電子相關領域學習,合作內容包括專業課程、獎學金和研究機會。美國商務部和「國家半導體技術推進中心公司」(Natcast)於2025年1月宣布,選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園區設立「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NSTC)設施,進一步鞏固了亞利桑那州在半導體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地位。
大鳳凰城經濟委員會的分析顯示,台積電入駐對當地帶來更廣泛的經濟影響,預計在未來13年內,光是初始650億美元(新台幣1.99兆元)的投資就將帶來12億美元(新台幣366.66億元)的直接稅收與1.95億美元(新台幣59.58億元)的間接稅收。在個人收入部分,直接收入將達46億美元(新台幣1405.53億元),間接收入則約48億美元(新台幣1466.64億元),總計對個人收入影響高達93億美元(新台幣2841.62億元)。
而除了大規模建設和勞動力計畫,台積電也透過小型社區計畫直接造福當地居民。每月在廠區舉辦的農產品市場,讓員工和社區成員能以15美元(新台幣458.33元)購買新鮮蔬果箱,這些農產品原本可能因外觀不佳而被丟棄。透過這項合作,據報已轉移超過7萬磅的農產品廢棄物,同時為鳳凰城谷地的家庭提供平價食物選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