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餐廳只喝水、牙膏擠到底!這些「窮人習慣」你中了幾項?

2025/07/15 14:20

對許多財務狀況還不錯的美國人來說,許多的「窮人習慣」並未真正消失。擠牙膏示意圖。(美聯社)對許多財務狀況還不錯的美國人來說,許多的「窮人習慣」並未真正消失。擠牙膏示意圖。(美聯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美國社群平台Reddit上,一篇討論「你會一直保留哪個『窮人習慣』,即使變得再有錢也不改?」的貼文意外爆紅,這篇文章甚至成為Reddit「 r/AskReddit」版的年度最熱話題之一,對許多財務狀況還不錯的美國人來說,許多的「窮人習慣」並未真正消失,包含離開房間隨手關燈、外出用餐只點水等,都是被網友最常提及的「窮人習慣」。

《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根據理財網站 NerdWallet 的個人財務專家帕爾默(Kimberly Palmer)說法,這些網友提出的「窮人習慣」,在她看來,其實只是非常良好的節儉習慣,應該被更多人效法。

事實上,根據非營利機構 Confronting Poverty 的研究報告,多數人一生中都會經歷某種形式的貧困或接近貧困的生活,因此這些節省習慣在社會各階層間廣泛存在,一些經濟寬裕者仍保留這些習慣,直到現在。

以下為網友最常提及、具代表性的「窮人習慣」:

離開房間隨手關燈

許多人從小就被教導不能浪費電,不在房間就要關燈。但帕爾默指出,就算如今 LED 燈泡耗電極低,仍有許多人堅守這個節電行為。根據 Wirecutter 的報導,連續開 20 小時的LED燈,也只會耗掉約3美分(約0.888元新台幣)的電費。

路上撿硬幣

儘管現在製造一枚1美分(約0.296元新台幣)硬幣的成本,比其面額還要高,美國政府也開始逐步淘汰,但仍有不少人堅持彎腰撿起地上的零錢。Reddit 上有用戶直言:「那是錢!不撿才怪!」但據YouGov 先前的調查指出,現在只有約一半的美國人會撿起掉在地上的1美分硬幣,年輕人更不傾向這麼做,顯示這個習慣可能正在消失。

外出用餐只點水

如果你不想在外食時花太多錢,點水是合理的選擇。任何有味道的飲料現在在餐廳都貴得驚人。一份調查顯示,現在美國在餐廳用餐,對軟性飲料的平均加價幅度是 1125%,也就是說這筆錢大多其實是服務費,不是飲料錢。

每次購物都為非必要支出糾結

大多數人買麵包、牛奶、衛生紙這類必需品時不會猶豫。但遇到非必要支出,一些消費者會在內心上演一場激烈辯論。

用到最後一滴

不管是牙膏、洗髮精、洗碗精還是番茄醬,「加水稀釋再用」是不少家庭的日常操作,有人甚至會把瓶子倒過來甩乾淨才罷休。

清倉區優先

有經驗的消費者都知道,商店最大的折扣往往不在標著「SALE」的地方,而是在清倉區。那裡放著各種過季商品,是店家想清空的存貨。

飯店香皂、速食店餐巾紙全都帶回家

根據部落客畢達菲爾特(Mavis Butterfield)實測,1塊飯店香皂最多可用10天,若飯店每天補2塊香皂,住4晚可帶回約8到10週的免費肥皂。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速食店的餐巾紙。

留下家具配件包裡的螺絲和零件

買 IKEA 或組裝家具時,通常都會附上備用的螺絲零件。節省的人絕對不會把這些丟掉。

所有容器都拿來重複利用

把玻璃罐拿來當水杯、用草莓盒裝蔬菜、甚至清洗後重複使用塑膠密封袋。環保與節省兼顧。

到二手商店、跳蚤市場挖寶

近年「買二手」已成為潮流,不僅省錢,也對環境友善。有調查指出,2024 年美國人透過二手購物平均省下 2071 美元(約6.13萬元新台幣)。

比較單位價格

在超市中,單位價格是指每盎司、每磅、每公升的價格。許多店家會把單價貼在貨架上,學會比較它們是省錢的好方式。一位網友回憶第一次發現這個資訊時,「簡直覺得世界觀都被改寫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