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子做「這副業」做到變主業 年收入飆破688萬

2025/07/01 11:38

如今有許多企業在行銷時,會找UGC創作者來展示產品、服務等,這些內容會被品牌購買,用於廣告投放、社群媒體等地方上。示意圖。(彭博)如今有許多企業在行銷時,會找UGC創作者來展示產品、服務等,這些內容會被品牌購買,用於廣告投放、社群媒體等地方上。示意圖。(彭博)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一名現年30歲女子洛克萊因(Kelly Rocklein)原為年薪6位數美元的行銷專業人員在約2年前被裁員後,決定將經營已久的副業「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轉為主業,洛克萊因的UGC業務,在2022年的年收入逾14.2萬美元(約419.4萬元新台幣),而到了2024年其年收入已來到23.3萬美元(約688.16萬元新台幣),其中近95%為純利潤。

洛克萊因接受《CNBC Make It》專訪,表示她從20多歲初期便投入UGC影片製作,並曾擔任過網紅創意總監,但渴望穩定的她,後來轉入一般行銷企業的部門工作,可是她後來因創業失利,累積了2.5萬美元(約73.8萬元新台幣)債務,所以在2020年她重返UGC領域,透過社群媒體主動提案接案,於2022年創下年收14.2萬美元的副業收入。

而在2023年8月被裁員後,洛克萊因如今的所有工作都圍繞著UGC進行:除了自己接案,她還經營一間名為「UGC Pro」的顧問公司,協助企業規劃UGC策略,並提供線上課程與導師服務給新進創作者。

洛克萊因估計,2024年她和公司的總年收入達到23.3萬美元,公司有4名員工,包含她和未婚夫,由於公司大部分收入是為品牌提供顧問服務,這讓她的業務約有95%的收入為純利潤,而人力支出則是最大成本。

洛克萊因指出,製作UGC影片與網紅行銷最大差異。就是不需要累積社群媒體粉絲數量,也能靠實力獲得品牌青睞,但你必須自己主動向品牌提案,撰寫有說服力的腳本,並拍攝、剪輯出你所要推廣品牌的產品、服務或體驗影片,供品牌在社群媒體上使用,這樣就有機會建立穩定收入來源。

她估計,具備中等經驗的創作者,每支10至15秒的影片可收費約500至750美元(約1.47萬至2.06萬元新台幣),而網紅有時會開價2000美元(約5.9萬元新台幣),只為了把影片發佈在自己帳號上,再加上品牌不需要為UGC創作者的名字、形象、知名度或粉絲數付錢,只需付內容費用。所以對於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找UGC會比聘請網紅發文更具成本效益。

洛克萊因認為,啟動UGC創業的初期成本相對低廉,可能不到100美元(約2950元新台幣),「只需一支能拍攝的手機、一個簡單的麥克風與腳架,以及自然光源或環形燈即可」。她認為,若本身具備行銷背景,最快可在4至6週內建立穩定客源;即使是零基礎,3個月內也有機會找到市場定位。

洛克萊因指出,理論上每個人都能成為UGC創作者,入門門檻非常低,不過這是份「簡單但不容易」的工作。尋找客戶通常都需要建立人脈,洛克萊因透露,她剛開始工作時,別無選擇只能主動推銷自己,因為這行若不拓展人脈,「就只能打包回家」。

根據內容創作者市集平台 Collabstr 數據,2024年UGC產值已達76.2億美元(約2250億元新台幣),雖然UGC市場勢必會變得更競爭,但洛克萊因認為,只要能為品牌創造明確回報,對方其實並不會在意內容格式,只要能帶來效益就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