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日本漫畫家預言 全球如臨大敵?

2025/05/13 07:00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所掀起的海嘯,對住宅區造成嚴重破壞。圖為當時宮城縣名取市的狀況。(美聯社)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所掀起的海嘯,對住宅區造成嚴重破壞。圖為當時宮城縣名取市的狀況。(美聯社)

龍樹諒預言日本7月5日災難日 網路快速擴散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漫畫家龍樹諒自1994年連載、記錄自己夢境之作《我所看見的未來》(私が見た未来),曾精準預言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轟動一時。其中,書中提到 2025年7月5日會發生一場大地震,震央位於日本、台灣和菲律賓海域之間,導致日本3分之1土地被海嘯淹沒,還會隆起一塊新大陸地,將台灣、香港及菲律賓連在一塊,儘管此事毫無科學根據,但正在網路上廣泛傳播,讓近期不少旅客決定取消日本行程,日本旅遊業因此陷入實際損失。

日本媒體《NHK》報導,一則預言日本將於 2025 年 7 月 5 日發生大規模災難的謠言,近期在網路上快速擴散,社群媒體與聳動的內容創作者,此後,多位以散播無根據謠言著稱的 YouTuber們,紛紛製作超過 1400 部相關影片,進一步渲染災難內容,甚至加入火山爆發與隕石撞擊等說法,累計觀看次數超過 1 億次。

這項說法源自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內容描述主角夢見海嘯。但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內容很快跨出日本國內,傳播到其他語言圈。光是中文影片就超過 200 部,累積超過 5000 萬次觀看,類似版本也出現在越南語與泰語平台上。

而緬甸3月28日發生大地震,可能加劇了人們的恐懼,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隨後在4月中旬發布「重要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注意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建議「穩妥安排」安排赴日本旅遊、留學,在日本購置房產更要「慎重選擇」。

日本氣象廳在2024年8月,首度發布了南海海槽地震的預警。(歐新社)日本氣象廳在2024年8月,首度發布了南海海槽地震的預警。(歐新社)

日本政府提高風險機率 旅客信心動搖

日本政府在最新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中,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機率,從70%提升至80%,儘管日本政府澄清,表示報告的目的是協助民眾為最壞情況預作準備,以減少災損,不應被誤解為地震預測。但部分中國和香港媒體將這項提醒與網路上流傳的災難預言聯繫起來,進一步助長了對日本將發生大地震的擔憂。

香港旅遊業者、縱橫遊控股(WWPKG )行政總裁袁振寧表示,今年春季假期赴日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許多顧客轉向選擇澳洲、阿聯等其他地點,日本的夏季與後續行程預訂也明顯冷清。他坦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顧客會因為一個『預言』而做出實際行動。」

儘管為了挽回旅客信心,該旅行社推出新優惠,包括票價折扣與「若出發前日本發生強震則全額退款」等保證措施,但成效有限。報導實際詢問一對每年會造訪日本超過3次的香港夫婦,他們表示,這波災難謠言讓他們感到不安,近期不考慮前往日本旅遊。

在日本四國的德島縣,地方政府與觀光業者對於這波網路謠言所帶來的實質衝擊,感到相當驚訝。德島自去年11月開通與香港的定期直航班機,由香港航空公司「大灣區航空」營運,當地原本期待藉此吸引更多國際旅客,然而大灣區航空卻宣布,自今年5月起每週航班將由3班減為2班。

德島縣方面早在4月14日就接獲航空公司通知,指出最近從香港出發的旅遊需求大幅下滑,乘客人數也明顯減少。根據德島縣政府的說法,大灣區航空向其表示,香港社會近期廣泛流傳「今年夏季日本將出現大型地震及海嘯」的訊息,導致旅遊需求急遽下滑,再加上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問題、全球經濟不明朗等因素影響,乘客人數減少,才會決定減班。無獨有偶,包含仙台、福岡與札幌在內的城市,也傳出與香港之間的航班遭減班。

大灣區航空表示,香港社會近期廣泛流傳「今年夏季日本將出現大型地震及海嘯」的訊息,導致旅遊需求急遽下滑,因而決定減班。(彭博)大灣區航空表示,香港社會近期廣泛流傳「今年夏季日本將出現大型地震及海嘯」的訊息,導致旅遊需求急遽下滑,因而決定減班。(彭博)

2011年羅馬大地震預言 也曾重創義大利旅遊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全球也曾發生過天災預言未成真,但旅遊產業卻因此受損的案例,如義大利2011年發生的「羅馬大地震預言」事件。

義大利一名自學的偽科學地震學家本丹迪(Raffaele Bendandi),在1920至1930 年代相當有名,他自稱可根據行星、太陽和月亮的運動來預測地震,在有次預測中,他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只比實際發生地震的時間差了2天,因此聲名鵲起,1927年更被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授予勳章,只是本丹迪從來不曾對他自身的理論,發表可驗證的科學解釋。

雖然本丹迪早在1979年就過世,但在2011年1月卻開始陸續有謠言傳出,稱本丹迪曾預測在2011年5月11日時,羅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雖然負責保存本丹迪遺稿的人明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本丹迪曾做出此預測 。但這一謠言透過社群媒體迅速傳播,並被部分媒體報導,進一步加劇了公眾的恐慌 。

結果許多居民為了保險起見,在當天離開羅馬避難,計畫請假的市政府員工人數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一些家長也不送孩子上學,決定全家逃難去,前往更遠的海灘或郊區度假,羅馬市內部分商店關門歇業。當地媒體甚至還應景地推出地震手冊,指導人們如何在地震中逃生,相關行為對羅馬的旅遊業和經濟活動造成了短期衝擊。

結果當天羅馬完全沒有發生任何地震,更別說是「毀滅性大地震」了,羅馬市區一切如常,並未出現任何災損或傷亡,完全是虛驚一場,但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南部小鎮羅卡(Lorca)卻在2011年5月11日當天,發生了規模5.1的地震,造成9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不過這與預言毫無關聯,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因為距離1300公里外的羅馬,並未受到任何波及。

義大利在2011年發生的「羅馬大地震預言」事件,不少居民被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所影響,離開羅馬避難。圖為當時一家商店門口告示寫著:「因嚴重個人原因,2011 年5月11日至5月12日期間停業。」(美聯社)義大利在2011年發生的「羅馬大地震預言」事件,不少居民被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所影響,離開羅馬避難。圖為當時一家商店門口告示寫著:「因嚴重個人原因,2011 年5月11日至5月12日期間停業。」(美聯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