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本應是美政府要角 關稅戰卻成壁花

2025/04/17 07:10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扮演解釋關稅對市場和經濟影響的角色。(資料照,路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扮演解釋關稅對市場和經濟影響的角色。(資料照,路透)

貝森特想離開財長位置 轉往FED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引發美國等全球股市劇烈震盪,然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意外成為此政策的代表人物,無意間扮演解釋關稅對市場和經濟影響的角色。

不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MSNBC)節目主持人魯蕾(Stephanie Ruhle)4月4日在節目《Morning Joe》中透露「有消息人士告訴我,他(貝森特)正在找機會離開,試圖轉往聯準會(Fed)任職,因為這幾天來,他在市場上的信用及個人聲譽真的受傷了。」魯蕾指出,貝森特對川普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感到不滿,認為此舉重挫他的市場信用,已在尋求離開川普政府的機會。

魯蕾指出,貝森特身為管理對沖基金起家、擁有5.21億美元資產的億萬富豪,無法接受川普「荒謬的關稅邏輯」,一些人批評川普的貿易認知是「幼稚園等級」。她補充,貝森特如今在川普核心幕僚中成了「邊緣人」,而川普根本「不聽他的話」。魯蕾還說,貝森特真的懂市場運作,但他很清楚,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會傷害市場。

貝森特日前承認關稅政策的內在矛盾,並表示最有效的關稅政策就像「縮小的冰塊」,關稅不能同時增加收入和幫助恢復美國製造業。

貝森特被爆出,可能成為川普內閣中,第一位打算離職的高階官員,消息一出,不僅暴露出川普團隊內部的政策裂痕,也凸顯出在高壓式的貿易與國家主義經濟政策中,貝森特早已淪為決策邊緣的局外人。

4月9日,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白宮觀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資料照,法新社)4月9日,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白宮觀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資料照,法新社)

財森特在金融界資歷顯赫

現年62歲的貝森特,在金融業界有著耀眼經歷。曾擔任金融巨鱷索羅斯名下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也是投資公司Key Square Group創辦人。他以謹慎、國際視野廣闊而著稱,主張全球資本流動自由與市場自我調節。

2024年,川普競選過程中力邀貝森特擔任經濟顧問,其專業背景被視為補足川普「非主流」經濟陣營的理性基石。川普勝選後任命其為財政部長,被華爾街視為是一次「令人意外但值得期待的選擇」。但這段政治聯姻從一開始便潛藏分歧。貝森特並非川普政治核心圈成員,在核心決策上,他似乎並未獲得如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人般的話語權。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提出新一輪「全方位關稅」戰略,包含針對中國、歐盟及墨西哥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調升關稅政策。這項策略與其第一任期延續一致,以減少貿易赤字、扶持國內製造業為主軸,但也導致市場劇烈波動。而貝森特從一開始便對這套作法抱持保留態度。他多次指出,關稅會造成進口成本上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並削弱出口產業的競爭力。他憂心,報復性關稅將使美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處於不利位置。

據知情官員透露,貝森特在多場內部會議中試圖提出替代方案,包括推動多邊協定、加強WTO談判、甚至重新啟動與歐洲的跨大西洋貿易對話,但都遭到川普及其貿易鷹派幕僚的否決。

在川普前一任期強勢主導美中貿易戰的納瓦羅,目前擔任白宮資深貿易暨製造業顧問,是關稅的堅定支持者。川普的財經幕僚中,可簡易分為納瓦羅、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以及白宮政策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所代表的「貿易鷹派」陣營;另一方,則是貝森特和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的陣營。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被視為對等關稅主要推手。(資料照,法新社)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被視為對等關稅主要推手。(資料照,法新社)

川普重用納瓦羅 冷落貝森特

外界普遍認為,貝森特的技術派形象與川普強人風格格格不入。他擅長精算與國際協商,卻難以在強勢總統與政壇激進派的環境中立足。

外媒指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上,納瓦羅被視為主要推手,這次的關稅政策他被視為設計者(Architect)。他在白宮內部多次建議川普對特定國家課以報復性關稅,作為施壓手段,促使對方降低對美關稅或開放市場。比起貝森特,在對等關稅政策前期,納瓦羅的建議似乎更獲得川普青睞。

日前,更有消息人士向《彭博》透露,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華爾街金融公司高層急尋財政部長貝森特,希望可以說服川普,意外得知貝森特被排除在對等關稅決策圈外,核心人物其實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

在貿易戰中,貝森特和納瓦羅代表著川普政府內部兩種截然不同的貿易政策思維。貝森特更傾向於談判路線,一再強調數十個國家已經接觸華盛頓尋求對話,並建議貿易夥伴不要採取報復措施。納瓦羅則堅持關稅不可談判,他在最近的媒體專欄文章中寫道關稅應該成為長期存在。

現行關稅政策的主導權轉由貝森特掌握。(資料照,歐新社)現行關稅政策的主導權轉由貝森特掌握。(資料照,歐新社)

公債市場出現拋售 扭轉情勢?

然而,這次引發廣泛爭議的「對等關稅」政策,正是由納瓦羅主導,不僅重創全球貿易市場,也引發股市劇烈動盪,反而讓貝森特在政策決策中取得更大影響力。川普政策的突然轉向,實際上形同否定了納瓦羅的強硬立場。

貿易戰中,白宮內部對貿易態度一向強硬的納瓦羅,更曾經投書到《金融時報》上警告各國貿易夥伴,川普「並沒有在進行談判」。然而幾乎在同一時間,貝森特公開表示,川普政府正積極跟各國進行貿易談判。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似乎也反映出納瓦羅的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

這次關稅政策轉向,關鍵之一就是川普決定賦予貝森特在貿易顧問團隊中更多權力。對等關稅政策後股市重挫,連「避風港」債市都出現拋售,顯然是更嚴重的警訊,川普也坦言,「債市非常棘手」,而讓川普理解這點的關鍵人物,正是財政部長貝森特。川普自己也承認,在決定暫緩關稅措施時,他曾經跟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深入的討論,但他完全沒有提到納瓦羅。

根據多家國外媒體報導,納瓦羅的影響力已經減弱,現行關稅政策的主導權轉由貝森特掌握。這一戲劇性的變化被普遍視為以貝森特為首的陣營取得勝利,他不僅躍升為川普核心顧問之一,還被賦予了與貿易夥伴直接談判的重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