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輝達憾失DeepSeek關鍵人才!哈佛教授曝光驚人事實

2025/02/06 20:41

哈佛教授曝光輝達憾失DeepSeek關鍵人才驚人事實(彭博)哈佛教授曝光輝達憾失DeepSeek關鍵人才驚人事實(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AI黑馬DeepSeek迅速竄紅,並對美國造成的威脅正在加劇中,而1位哈佛教授痛心疾首地曝出,DeepSeek本來有機會誕生在美國,原本DeepSeek工程師潘梓正可以拿到輝達的全職工作,美國卻沒有將他留住,導致「錢學森回國」的故事再1次上演,讓美國跟「國運級AI」擦肩而過。

有中國「飛彈之父」和「航天之父」之稱的錢學森,是1名被美驅逐的科學家,由於被迫離開美國,返回中國,而中國在他的研究幫助發展出中國第1枚人造衛星發射時所用的火箭,以及作為中國核武器庫組成部分的飛彈,他被奉為國家英雄。

外媒報導,隨著DeepSeek爆紅,日活數已經達到ChatGPT的23%,每日應用程式下載量接近500萬。

誰能想到,做出DeepSeek關鍵貢獻的人才,本來是可能留在美國的。

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曝光這一驚人事實,他指出,DeepSeek多模態團隊的第4位工程師潘梓正,在開發DeepSeek的R1模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他在回國前,曾在輝達實習4個月,而且拿到了輝達的全職邀約。

這位哈佛大學的教授就是曾發明了“修昔底德的陷阱”的Graham Allison。所謂修昔底德陷阱(英語:Thucydides Trap)是格雷厄姆·艾利森創造的術語,用來描述當新興強國崛起威脅到現有強國的國際霸主地位時,雙方越可能直接爆發戰爭衝突。該術語是安全困境理論的一例,現時主要是為了描述美國與中國間的潛在衝突。

然而最終,潘梓正選擇歸國加入DeepSeek,Allison認為潘梓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矽谷公司未能在美國提供他這樣做的機會。

而此後果就是,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被動搖,相關公司市值蒸發1兆美元,全球AI格局也被徹底掀翻。

艾利森指出,這種結果是陰錯陽差,還是一種必然?他在X痛心發文稱,DeepSeek已刷新對美國AI地位的認知,DeepSeek超越OpenAI相關模式,顛覆了我們對美國AI主導地位的大部分了解。

這種「人才流失」,讓艾利森痛心疾首,甚至將潘梓正回國提升到錢學森歸國的高度!

像錢學森、黃仁勳以及馬斯克這樣的超級人才,可以用腳投票,可以在任何地方施展才華、大張宏圖。

他認為,美國應該盡力避免這樣的「人才流失」,必須多麼認真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包括來自中國的人才。尤其在中美科技競爭中,美國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失去更多的錢學森和潘梓正這樣的人才。

另輝達高級研究科學家禹之鼎亦分享了當時的實習生潘梓正回國的選擇,對他現在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並分享了對AI競爭的觀點,他指出,潘梓正的案例是我近年來看到的典型例子,很多最優秀的人才都來自中國,而這些人才不一定只能在美國公司取得成功,相反,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我們繼續編織地緣政治議程,製造對中國研究人員的敵意情緒,我們只會自毀前程,失去更多的競爭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