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低薪問題的一些想法

2016/05/23 06:00

◎歐陽書劍

相對低薪是當前的社會現象,薪資不公平則是傳統現象。當公務員還是論資排輩,難以工作能力及份量決定薪資時,政府如何要求企業跨越階層限制,甚至加薪帶動成長,留給年輕人更大的表現空間?經濟不振是造成低薪現象的原因之一,但薪資問題超越經濟景氣的影響。

勞動市場或失業狀況一向是廣泛的社會議題,而低薪現象則很容易連結至經濟不振,再歸因至創新不足等競爭力困境;只是當經濟處於穩定成長期,而薪資卻仍停滯,就成為分配的問題了。若回到勞動市場的供需觀察,又有資訊不對稱等難題需要克服。

過去幾年經濟表現每況愈下,對平均薪資成長更有抑制作用,在人力和資本所得分配惡化的推波助瀾下,凍漲的薪資更成為普遍問題,不過,薪資和能力畫不上等號,同工不同酬的不一致現象,早就到處都存在。不論性別不公,也不必跨國比較,看看台北市及其他縣市的起薪或一般薪資水準就清楚,即使是一般服務業,同樣的工作內容,都有差別待遇,除了個人能力外,和物價水準有關,也受生活環境影響,甚至和人口結構都有關聯。

即使歐盟廿八國已形成單一市場,除了商品外,人員及資金都可以自由移動,但勞動市場的僵固性依然存在,薪水高低及所得不均的現象,在各國間的差異還是顯著,平均高低時薪差距可以接近廿倍。二○一○年丹麥時薪已達到廿五歐元,但保加利亞卻不到二歐元。從跨國及國內不同區域的薪資比較能夠發現,解決低薪問題遠比想像困難而複雜,不止是個別國家的經濟狀況。

目前年輕人不滿22K,研究人員、大學教授希望提高薪資,一般企業高階主管也抱怨薪資不如其他國家,對低薪的批評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不過,低薪的感受或相對剝奪感,並非來自單一成因。在勞動市場的需求面,隨著科技發展,勞動和機械設備、資本競逐,並非完全不可替代;而在人力相對充裕,但工作機會有限、生活成本不高的地方,也難以人為提高薪資。因此,低薪問題隨著區域和經濟發展也有不同。

從問題尋求答案,低薪現象不僅是經濟問題,周遭生活環境的改善、勞動資訊透明化,建立有利於人員移動的制度,都有助於薪資合理化。經濟政策及稅制改革等施政方向,也應尋求平衡點,即使在經濟低迷之時,也應從大眾的立場出發;有利於資本家的稅制,不必然能夠維持經濟長期穩定成長。突破困境,提振經濟景氣,把餅做大的同時,也要考慮分配的問題,否則還是會重蹈過去幾年薪資成長停滯的惡果。

除了經濟政策和稅改方向的重新思考外,把創新帶進產業,提高附加價值及競爭力,雖可以解決部份問題,但因薪資高低的感受是相對概念,技術進步和自由化後的低階製造業外移,僅能提高技術勞工的薪資,非技術性或低階勞力薪資成長,仍然要依賴經濟榮景的外溢效果或基本工資的提高,因此,政府政策要多管齊下,兼顧菁英和普羅大眾,揚棄過去的資源分配及產業發展模式。

薪資成長率低於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的不合理現象已經發酵,此刻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因起薪低、成長絕對金額也低,所受衝擊最大,而且三十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人數又最多、比例也最高,這是時機上的懷才不遇,但各年齡層相互影響,低薪已不僅是一個世代或某個區域的問題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