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走旁門引中資 聯發科難保技術不外流

2016/05/14 06:00

〔記者洪友芳、黃佩君/綜合報導〕台灣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昨將轉投資中國子公司傑發以六億美元(約一九六億台幣)高價賣給中國四維圖新,估獲利台幣一二○億元。但有半導體業認為,傑發賣好價格後,再以一億美元以內與四維圖新合資新公司,類似走「旁門」與中資策略結盟模式,恐有技術外流疑慮,也會掀起同業仿效跟進。

因政策未能開放,聯發科無法開大門讓紫光等中資來投資入股,但面對手機晶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聯發科毛利率已下探到力保三成的苦境,為了尋求未來營運成長性,聯發科昨透過賣中國子公司與四維圖新結盟,是希望拓展較高銷售周期與較高獲利空間的車用市場。

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昨說,傑發是二○一三年與中國合肥高新創投合資成立,聯發科持股八成三,員工數一八○名,這是聯發科首次出售子公司;出售後除貢獻營運獲利,最主要是與四維圖新結盟,四維圖新是全球第三大、中國第一大的數位地圖與內容服務提供者。

聯發科預估這次處分利益達一百到一二○億元,將分三年認列,預計今年第四季先認列約五十億元,貢獻每股盈餘三元,明、後年分別認列五十及二十億元,總計貢獻每股盈餘約七.三元。

中國21家子公司 業務幾全西進

但有半導體業質疑,聯發科雖然賣到高價,但也等於把轉投資子公司研發多年的技術奉送給對方,這相較開放中資來台入股,技術外流更為直接;以聯發科在中國轉投資事業達二十一家,業務除車用晶片外,還涵蓋手機晶片、電源管理IC設計、人機互動技術開發、寬頻通訊晶片設計、類比IC設計等,幾乎是將台灣母公司業務都已西進中國,誰敢保證未來不會全面與中資合作。

但工業局官員強調,聯發科與中資採取的合作模式相當複雜,既出售在中子公司,又擬投資成立新公司技術合作,因此將會嚴格審查,不允許違反目前中資投資法規「繞道」變通;官員說,出售傑發本身,由於是境外公司,原本不需審查,但若涉及技術或專利的移轉,就仍需送投審會嚴審,避免關鍵技術外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