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成本控 戴正吳擔改造重任

2016/05/13 06:00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鴻海副總裁戴正吳果如所料接任夏普社長,這位隨郭台銘征戰三十年的老臣,過去戰功彪炳,被譽為鴻海集團的「德川家康」,促成談了四年的鴻夏戀終成正果,深獲郭董信任和倚重;未來如何帶領日籍幹部及員工扭轉百年老店的巨幅虧損,成為這位「日本通」能否再創事業高峰的最大挑戰。

來自宜蘭的戴正吳,自大同工學院化工系畢業後,進入大同公司服務,在「日本第一」的一九七○年代,被派到日本受訓兩年,打下流利日語的基礎。一九八五年進入鴻海後,他以深諳掌控成本和效率的工廠管理長才、拚命三郎卻謹慎少言的內斂苦幹精神,獲得郭董賞識。

戴正吳是鴻海一九九一年股票上市時的首位公司發言人,靠著一流的生產線管理和業務衝刺功力,僅七年就升任鴻海副總經理,二○○五年升任鴻海副總裁迄今。他主導鴻海消費電子事業群時期,拿下索尼(Sony)遊戲機訂單;近年則負責鴻海在日本的布局,兼負主管電視事業群及集團人力資源等多重職責。

郭董分身 低成本最佳執行者

戴正吳素有「製造先生」之稱,是郭董「泰瑞低成本」(Low Cost Terry)的最佳執行者,能把製造流程全部拆解後挖出cost down(降低成本)的可能空間,把「省」成本轉為「經營」成本;他對科技業「平均銷售單價」年年下滑的應對之道是,當產品定價下降三成,就一定要讓訂單數量增加三成以上。

不重年資重表現 與日風格迥異

戴正吳在成本和品質方面雖有日式管理的風格,但重「表現」、不重「年資」的作風,和日本企業文化有異,如何縮短彼此磨合時間、重整事業結構、降低或有負債及嚴重虧損,成為夏普老招牌能否重振的關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