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智慧機紅海 一半品牌恐消失

2016/05/03 06:00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呈現飽和,分析師認為一半中國手機品牌恐遭淘汰。圖為東莞手機組裝產線,員工測試鏡頭。(彭博)

編譯楊芙宜/特譯

彭博報導,中國作為智慧手機新興市場的成長高峰期已過,隨著經濟景氣持續降溫,智慧機市場飽和,已從模仿及產品差異化的藍海,迅速轉成殺價及競爭白熱化的紅海。業界主管和分析師認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太擁擠,一年之內300家以上國內品牌恐剩下一半,整個行業面臨洗牌。

只搶攻中低價位市場

2011年中國前10大智慧手機品牌只有四家為本土廠商,迄2015年已有八個在地品牌擠進前10大。現在,這股強勁成長浪潮達到高峰,智慧手機本身在中國不再新穎,多數國內品牌瞄準中低價位市場,中低價手機用戶不像使用蘋果、三星等高價機種用戶般經常更新手機。

中國新創公司「大可樂」4年前剛推出第一支手機時,看似相當「聰明」。據Canalys統計,2010至2012年間中國智慧手機每年銷售成長倍增,當時中國的人均收入增加,晶片和螢幕價格大跌,且電信商提供多種優惠,往往零售架上陳列上百種品牌手機,從聯想等全國性品牌到Tecno、金立等小廠都有。

大可樂公司創立4個月就開賣手機,使用有品牌來頭的零組件,價格約160美元,藉著高性價比來搶市,直接衝擊中國智慧機品牌華為和小米等。迄去(2015)年「大可樂3」新機推出時,具有藍寶石特殊塗層螢幕、索尼(Sony)影像感測器、聯發科的處理器,網路評論譽為蘋果產品的最佳翻版,定價230美元,僅iPhone 6基本款價格的三分之一。

殺價及山寨競爭

不料,這種榮景接著就開始幻滅。華為豪擲了三億美元進行市場行銷,小米殺價競爭外,更複製現存山寨模式,大可樂無法克服供應商和籌資挑戰,今年3月宣布倒閉。專家認為,這不會是單一個案,隨著中國手機銷售達高峰,經濟成長降至25年來最低,12個月內大概一半手機製造商可能倒閉,在激烈競爭中敗下陣來。

大可樂創辦人兼執行長丁秀洪在微博的公告指出,中國手機業洗牌「比預期更快、更殘酷」,該公司雖挺過產品和行銷的競爭,但隨著更多網路巨頭加入,競爭已轉為資本競賽;大可樂為一家新創公司,「沒能找到更多突圍的策略和方法」。

Canalys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慧手機銷售僅增加2%,創該機構紀錄新低,遠低於2011年的150%;目前前兩大的小米、華為市占各約15%,排第三、四的蘋果、三星市占分別約13%、9%,第五的Vivo市占也約9%。Counterpoint Research北京分析師閆佔孟(James Yan)表示,中國手機銷售成長趨緩的衝擊持續,恐導致一半業者陷入困境,「市場會整併至剩下約150家」,部分或可存活下來,但很多將像大可樂般走向破產。

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台灣分析師CK Lu表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已呈飽和狀態,甚至連中國一線大廠也感到艱困,只好向小品牌充斥的中低價位擴張。

手機廠轉往海外

激烈競爭下,中國手機業者尋求對外擴張。「一加」聯合創辦人裴宇表示,有一段時間所有最聰明中國創業者都成立自己的智慧手機公司,「我們必須投資很多,才能切入」市場;未來5年中國手機業者數量將縮減,一些只留在中國市場,少數走向全球市場,一部份則重疊。

一加手機總部位於深圳,無法跟上山寨機抄襲速度,選擇在中國裁員,並把重心轉往海外,最近在英國甫聘了六位主管。中國智慧手機業者也轉進非洲市場,如傳音控股(Transission)已成為當地最大手機業者,旗下品牌包括Tecno、Itel和Infinix,該公司行銷長Jason Liu表示,「我們有先發優勢」,如果留在中國,可能已經消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