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敬民╱專題報導
一般人對於納骨塔的印象,往往是位於公墓或廟宇旁,屬於附屬性質的中國式塔型外觀建築物,內部陳設也通常因陋就簡,不但燈光照明度不足,空間也顯得狹窄侷促,令前來祭拜的民眾備感不適。
不過,在民間業者大舉投入經營納骨塔行業並帶進新的觀念後,近年來納骨塔的外觀設計與內部規劃有了巨幅的改變。
現代化的納骨塔不再是一個陰暗且積塵的地方,而是一座外觀華麗且通風良好的殿堂,就連塔位的查詢、祭拜與超度儀式等,也早已發展出一套高效率的電腦管理系統來使用,相當的科技化。
《現代化設計兼顧風水》
在建築物外觀設計方面,業者為了迎合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納骨塔主建物多為改良式寶塔型設計,諸如樑柱、屋瓦、屋簷等建築元素,甚至石獅雕像等,仍不脫濃厚的廟宇風格,而且建築物的坐向相當程度地迎合「聚氣」、「納財」、「穴位」等傳統風水五行之說。
在建築物樓層規劃方面,納骨塔的入口大廳通常採挑高式設計,因此多被規劃為祭殿,祭殿中央設置大型佛像與神桌,提供前來祭拜的親友使用。
由於現代化納骨塔的經營特別注重衛生與通風,一般並不開放直接在往生者塔位前擺桌燒香,所以祭拜儀式大都在大廳裡或另闢專區來完成。
《樓層越高價格越高》
其次,業者規劃納骨塔樓層數的「檔次」也有如一般住宅,越高樓層的視野越佳,價格也就越高。
這些定位在VIP或豪華等級的樓層區,其塔位價格往往是低樓層區的數倍甚至更高。
至於每個樓層區的塔位價格,則以一般人身高的水平視線做為基準,通常站立可平視的塔位價格最高,高度低於膝蓋的塔位價格最低。
在塔位空間部分,則大略分為「個人塔位」、「夫妻塔位」、「家庭塔位」、「家族塔位」等;少數業者則因應時代需求,特別規劃「寵物合葬塔位」,可讓民眾放置往生寵物的相片、玩具等,相當貼心;最近某家業者還別出心裁,發展出了「同行塔位」,提供想與同行業別的往生者合葬在同一樓層的另類客戶使用。
《多元塔位另類使用》
有些業者為了營造令來訪民眾感到舒適的空間,不但在各樓層區裡設有沙發桌椅供民眾休息,還特別在部分樓層裡設置咖啡館、休息室、簡報室或交誼廳,甚至現代藝廊等休閒空間,令人暫時忘卻這裡其實是一座納骨塔。
在宗教信仰方面,由於佛道教為我國信仰主流,因此納骨塔也多以此風格為重點,在塔內也供奉了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三寶佛等神祇。
也有的業者為了迎合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客戶,不但投入鉅資另闢西方宗教專用的納骨塔,也設有禮拜堂供往生者的親友追思。
人的一生都會走到盡頭,以「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的心態來看待死亡,死亡將不再令人恐懼。
在「公墓公園化」的今天,納骨塔走向精緻化、休閒化、多樣化的經營方向,將成為一個趨勢。
納骨塔╱管理篇 合法業者 佔少數
記者陸敬民╱專題報導
台灣地狹人稠,因此政府大力提倡「火化塔葬」觀念,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選擇這種方式向親友道別,不少業者也看好經營納骨塔生意的潛力,紛紛集資投入這塊「極樂世界產業」。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我國近5年來,每年往生人數約在12萬人左右,這些往生人士自然而然地便成為民間納骨塔業者主要爭取的客戶。
龍巖人本公司總監傅學人表示,每年採「火化塔葬」的往生人口約佔當年全國往生人數的82%,若以每個塔位5萬元來計算,每年納骨塔產業約有50億元以上的營業額。
此外,基於擴大營收範圍的「開源」政策,部分以集團化方式營運的殯葬業者,也在坊間對一般民眾兜售「納骨塔位」或「生前契約」,期望將納骨塔的潛在客源予以極大化。
傅學人預估,每年購買塔位的民眾比率不到全國人口的5%,顯示「非往生人口」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根據內政部民政司的資料顯示,全國合法登記的公私立納骨塔家數約有297家,其中合法登記的民間納骨塔業者約有50家。
不過,目前加入「中華民國寶塔墓園管理發展協進會」的民間納骨塔業者僅區區18家,這個數字僅佔全國合法登記的民間納骨塔業者3分之1左右。
國寶集團福座開發公司公關經理鍾偉正便指出,若將非法的民間納骨塔業者及寺廟經營納骨塔業務一併計入的話,合法的民間業者家數恐怕不及非法家數的30分之1。
這些非法經營的業者不但會侵蝕合法業者的利益,對消費者的權益也可能造成不確定性的影響。
因此,如何妥善管理納骨塔產業以維護民眾權益,避免劣幣逐良幣的情形發生,將是產業界與民政司官員責無旁貸的課題。
納骨塔╱市場篇 生命產業 有商機
記者林耀文╱專題報導
國內每年往生人數約達12萬人,在墓地供給日趨稀有且價格愈高的情勢下,民間強調地理風水佳且管理良好的納骨塔大量興起,部分業者以比擬飯店式管理服務或VIP等級的空間規劃,提供納骨塔位平價至高價需求,打造出東方新極樂世界的龐大市場商機。
由於國內合法墓地供給日趨稀有,民眾購買1位面積約4、5坪大的合法墓地,單坪價格至少達10萬元以上,採取土葬方式,光是購買墓地即須花費40、50萬元以上,甚至有民間私人墓園訴求環境與造景規劃如同精緻公園,1位墓地價格即達2、3百萬元,僅能讓有錢階級客戶享受。
針對一般平民大眾的經濟負擔,強調收費低廉且管理服務良好的納骨塔最近幾年大量興起,雖然能夠合法取得合法墓地的業者仍不多,但南部地區部分取得合法墓地興建納骨塔的業者,大多投入超過10億元以上的資金規劃興建大型納骨塔,塔位超過10萬個以上的納骨塔逐漸增多,也創造出生命事業每年上百億元的市場商機。
根據禮儀公司業者指出,目前高雄合法的大型納骨塔約達5、6處,大多分佈在旗山、仁武、大社一帶,業者依據民眾經濟負擔能力,提供的納骨塔位價格從最低的1位2萬元,至高檔的30餘萬元價位,甚至也有價位達2、3百萬元的VIP室規劃,讓有錢人家族皆可共同安奉在VIP室的納骨塔位,但骨灰進塔須負擔1.5萬元至2萬元不等的永久管理服務費,業者則提供清潔、誦經、大型法會等服務。
看準納骨塔位的需求將日趨提升,不少業者為促銷塔位,除了延請大量直銷人員促銷,也提供電腦網路上網交易塔位服務,並且逐年提高塔位價格,吸引一些投資客進場購買多個塔位,除了部分留做自家使用外,塔位售價高漲,也讓納骨塔投資具有增值想像空間,成為另類的閒置資金投資新管道。
納骨塔位行情 怎麼算?
國寶集團福座開發公司公關經理鍾偉正表示,住宅單位面積最小通常從7坪起算,但1坪的立體空間若換算成納骨塔位,理論上最多可塞進168格(長6格x寬4格x高7格)的塔位,「坪效」遠高於住宅,不過實務上不可能如此,業者通常會依據產品定位做不同規劃,因此每坪空間的塔位密度也會不同。
龍巖人本公司總監傅學人表示,標準型的個人塔位體積算法為:長30公分x寬30公分x高30公分,因此,一層樓高度約可堆疊8到10格塔位。
在行情方面,公立納骨塔位每格約從3萬元起跳,一般民間納骨塔位每格約從5萬元起跳,好一點的民間塔位行情則從7、8萬元起跳,然後依照等級的不同,牌價依序從11萬、18萬、45萬、72萬起算。
在管理費和祭拜費用方面,傅學人表示,通常業者以一次收取管理費為主,每年2到4次的超渡法會原則上不另行收費,但家屬若有代訂花籃或水果的需求則會額外收費。(記者陸敬民)
公墓公園化 是什麼?
「公墓公園化」是內政部民政司為了改善國內濫葬環境所提出的一項措施,每年編列預算補助各鄉鎮市公所改進喪葬設施,包括將舊有公墓外觀改善成為公園、廣為興建納骨塔等,以滿足民眾需求。
過去不少國內土葬墓地往往因為管理不善而產生偷葬、濫葬、疊葬等問題,而寸土寸金的土地也不容許無限制的土葬。因此,「公墓公園化」的內涵便分為「推動輪葬制度」與「推廣火化塔葬」。
其中,「推動輪葬制度」是為了要騰空墓地、減少墓地使用面積,並建造納骨塔與其他公共設施。
「推廣火化塔葬」則是鼓勵民眾採用「火化」且「塔葬」的方式,達到將原本佔據龐大平面空間的墓地予以「立體化」的效果。
上述措施再配合景觀造園的手法,在公墓周邊栽種花草樹木加以綠美化,同時僱用專人管理,讓公墓看起來就像公園般令人不再心生畏懼。
如位於台中大肚山的示範公墓,目前已發展成為觀光據點,甚至還吸引情侶來此談情說愛,或是新婚夫妻前來拍攝婚紗照!(記者陸敬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