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陳清港夫婦回饋 延續年輕理想

2006/10/10 06:00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2003年9月17日普萊德科技上櫃掛牌首日晚上,普萊德董事長陳清港對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妻子的許華玲說,公司上櫃了,妳想要做什麼?

許華玲回答說,「你知道我想要什麼,數字你自己說」。陳清港爽口說了3,000萬元。但許華玲立即接口,「我只值3,000萬元嗎?要5,000萬元。」

許華玲要5,000萬元,並不是要去買珠寶華服,而是想成立慈善基金會。許華玲與陳清港是在就讀文化大學時,共同參與山地服務隊而相識,而當年甄選許華玲進入山地服務隊的主考官就是陳清港。因此,陳清港一直知道許華玲想從事慈善活動的想法。許華玲說,金錢若沒有做正當的運用,也只是帳戶上的數字,沒有意義。

不過,許華玲拿了5,000萬元,並未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而是改為設立公益基金,許華玲說,即使要做慈善基金會,也必須要有專業知識,之前曾想報考政治大學EMBA的非營利組織管理組,學習非營利組織行銷與募款、人力資源管理、法律、財稅、政策遊說等專業知識,但因沒有時間,因此當知道「公益基金」,不需設立財團法人須有的主事務所、辦理法人登記、聘任專職人員等繁雜程序等,就立即籌措公益基金。

由於普萊德教育基金是國內第一個教育公益基金,因此法務部召開相關研討會時,經常將其當作案例拿來討論,就在一次討論公益基金若怎樣做會違法,怎樣做不違法的研討會上,因某媒體不察,誤認為普萊德違法,並在隔日刊出「新上櫃公司普萊德公益基金違法」新聞,讓陳清港覺得一身清譽因公益基金而抹上汙點,相當不悅,甚至要撤銷公益基金的設立,後在法務部、該媒體的積極溝通,以及許華玲的堅持下,普萊德教育基金才在2004年正式成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