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AMOLED技術人才 恐全被中國接收

2015/05/20 06:00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在蘋果推出採用Flexible AMOLED(可撓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的Apple Watch後,Flexible AMOLED重獲注目,日韓大廠對此技術寄予厚望,已積極投資,甚至中國公信部去年底公告的新三年計畫,在前瞻技術上,也特別明訂要發展Flexible AMOLED,並且鎖定向台灣挖角。工研院認為,台灣現在已經站在一個分岔路上,是否要繼續發展Flexible AMOLED,若此時放棄,過去累積的技術與人才恐怕全盤被中國接收。

工研院產業分析師劉美君認為,台灣在Flexible AMOLED上是有基礎的,工研院曾經做過研究,以專利布局來看,台灣在製程技術上累積的專利數量與韓國相當接近,比較差的是上游原料掌握,但大部分專利都在工研院手裡,然而,工研院也面臨抉擇,因為面板廠才剛從多年的大虧中復原,對於投資謹慎,沒錢承接工研院的專利,但政府財政困難,工研院預算也會被限縮;劉美君呼籲,台灣資本市場與業者應該好好思考,除了TFT技術,還能做甚麼?因為Apple Watch讓市場看到Flexible AMOLED發展空間,未來會有更多應用產品,台灣難道要放棄嗎?

劉美君說,日、韓面板廠其實早就在布局下一世代的顯示器技術,幾乎都鎖定AMOLED技術,雖然台廠以4K電視打破AMOLED電視神話,迫使韓廠策略轉向,但日、韓業者對於Flexible AMOLED仍然寄予厚望,主要是日、韓大廠已經覺悟,訴求AMOLED畫質、顏色多好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購買AMOLED商品,但Flexible可彎曲的特質卻可以讓消費者一眼看到AMOLED與LCD不同,且手持式裝置要求更輕薄,Flexible也會比玻璃的面板更好攜帶。

日本政府今年才剛補助SONY與Panasonic成立JOLED,與JDI不同的是,JOLED是要以印刷方式發展中大型Flexible AMOLED,LGD也宣布今年會有Flexible AMOLED產品問世,三星則維持玻璃與Flexible兩技術並行策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