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信用餘額大減77%,刷卡金額卻突破2兆元,顯示信用卡已變成是「支付」工具。(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2005年我國發生雙卡風暴,至今即將屆滿10年,今年9月起,雙卡循環利率上限將由目前的20%一舉調降至15%,發卡業者利潤大減。事實上,過去10年來,循環信用餘額由逼近5000億元的歷史新高,大幅滑落到去年的1129億元,大減77%;相反的,刷卡金額卻突破2兆元,顯示國人已建立信用卡是「支付」,而非「信用」工具的觀念。
循環餘額大減77%
10年前,國內信用卡產業雖一片蓬勃,但銀行雙卡業務的逾放卻持續攀升,愈來愈多卡債族因無力還款遭銀行追債,立委與部分卡債族因此出面控訴銀行不當發卡、不當收取高利,在輿論的壓力下,雙卡風暴全面延燒,銀行被迫由銀行公會出面,訂定「債務協商機制」,與卡債族協調零利率還款,當年有兩家本國銀行,宣布增提300億餘元的雙卡呆帳準備,一舉吃掉當年獲利。
10年來,銀行業者走過大幅打銷呆帳、與卡債族進行還款協商,到審慎發卡、嚴格限制個人無擔保負債金額,不能超過個人平均月所得的22倍,並實施差別循環信用利率,已逐步將「信用卡」這個金融商品,由過去毫無節制的擴張信用,到現在幾乎只做為支付工具,持卡人也習慣在收到信用卡帳單後,一次繳清帳單,不動用循環,多數銀行的信用卡部門早已是賠錢單位。
過去4、5年,在銀行業者逐漸休養生息後,信用卡流通卡數已不再減少,反而開始緩步成長。
信用卡部門成賠錢貨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信用卡流通卡數已達3738.9萬張,已直逼卡債風暴隔年的水準,雖然循環餘額只剩不到2005年的4分之1,但刷卡金額卻正式突破2兆元,無論國內、外刷卡金額均創下歷史新高,因為無法再由循環利率賺取超額利潤,只能盡力爭取微薄的刷卡手續費收入。
根據統計,去年12月單月,有效卡數最多的中國信託商銀,當月刷卡手續費收入達3.96億元,但循環信用利息收入卻僅有1.77億元;排名第二的國泰世華銀行,單月刷卡手續費收入3.58億元,循環信用利息只賺1.84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