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談判見不得光 怎可能有利台灣

2014/09/13 06:00

記者黃佩君/特稿

歷經機密地點被踢爆、民團抗議等風波,第九輪貨貿談判昨終於結束,但第十輪「黑箱」恐將依舊。對於這次談判如地溝般與人民「躲貓貓」,經濟部強調是「依慣例」,且還扯說︰「台星、台紐在談判時也沒公布,為何只針對兩岸?」但事實上,只有台灣每一輪對外談判都不公開地點,這難道不是中國強悍打壓台灣外交空間的結果嗎?如此委曲求全的談判,如何能有尊嚴及公平的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經濟部振振有詞的「慣例」,對照中韓、中日韓、甚至「香港—東協」每一輪自貿協定都發布公告新聞、詳列時間及舉辦城市,更讓人覺得悲哀。

處處便宜行事 談出漏洞百出協議

這些明知他國慣例並非如此的馬政府官員,之所以要強詞奪理「發明」台灣限定的特殊慣例,正是因台灣處境弱勢;與中國談判必須遷就中方、而與其他國家談判若有成果,又怕公布以後中方攪局。

但是,種種以現實主義做法委曲求全的結果,卻使得台灣的兩岸經貿談判因陋就簡,處處便宜行事,框架漏洞百出。兩岸ECFA協議做為「框架協議」拼裝車上路,早已為人詬病許久,只要檢視降稅項目不周延的早收清單、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完全上路的投保協議等,就可見一斑。

立委鄭麗君更批評,貨貿加速,但保障協議發生問題時能解決的「爭端解決協議」卻毫無進展,如同加速中的車輛並無煞車;更可見得,這種名為「堆積木」、實則「拼裝車」的協議若繼續盲目求快,恐將讓台灣經濟整體粉身碎骨。

台灣並非沒有能力談一個好的經貿協議,在與經貿模範生紐西蘭談台紐協定時,就繳出了漂亮成績,納入原住民、勞工、環保專章,是保護人權、概念先進的協議;但如今,卻要因中方的壓力與落伍觀念,處處遷就。

省視過去成果,台經貿官員更要思考,委曲求全的談判,終難有尊嚴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