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反壟斷只對外企 歐洲商會反彈

2014/08/14 06:00

中國歐洲商會質疑中國近來發動的一連串反壟斷調查,認為中國採取強硬手段,且似乎只針對外國企業,非常不公平。圖為奧迪汽車位於北京的展示中心,奧迪可能因涉嫌壟斷,遭中國罰款人民幣18億元(台幣88億元)。(歐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歐洲商會昨發表聲明,對中國近來發動一連串反壟斷調查表達疑慮;直言中國採取強硬手段,且似乎只針對外國企業而來,非常不公平。

中國為了讓企業遵守二○○八年開始實施的反壟斷法,近年來揮刀砍向多個產業,尤其是汽車業最受關注。中國官方媒體計畫性地指控外國車商的售價過高,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就此展開調查,並點名福斯、奧迪、寶馬及賓士等德國車商有反競爭行為;這四家國外車商近來紛紛被迫宣布調降新車及零件價格。

中國歐洲商會表示,有效執行反壟斷法有助於中國發展健康的市場經濟,但外商擔心的是調查執行的方式。

行政威脅 中國逼迫外企就範

這聲明指出:「調查不能預設結果,被調查的企業必須獲得充分辯護的權利。令人不安的是,中國歐洲商會認為,中國在最近的調查中,並未系統性地採取這樣的做法。」

聲明還說:「中國歐洲商會從一些產業接到很多驚人的報告,稱中國正使用行政威脅策略,迫使外資企業在沒有全面聽證情況下,接受懲罰和改正。」

聲明還強調:「要求企業不要挑戰調查,不要帶律師參與聽證會,也不要通知個別政府或商會,這並非最佳做法。」

歐洲商會表示,愈來愈多歐洲企業質疑,外國企業是否遭到不成比例的鎖定調查;中國歐洲商會的會員廠商超過一千八百家。

聲明中直言:「在一些被調查的產業,中國企業並未因類似的違法行為受到調查,且在一些涉及合資企業的案例中,只有外國合夥企業遭到調查。」

中方澄清 國內外企業均適用

中國有關單位解釋,反壟斷法適用國內外企業,目的是保護消費者;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先前說,已針對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等通訊業者與國內金融機構,展開反壟斷調查,且微軟及高通等美國企業也遭到中國反壟斷調查,高通更可能面臨十億美元罰款,不會只針對歐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