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吳烈榮 獨創「糕」招 口袋餅

2006/06/27 06:00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新竹十八尖山下、近新竹高商有家烘焙屋,老闆吳烈榮有項拿手的「口袋餅」獨特產品,熱銷全台許多縣市,每天銷售量上千個,有時還有外縣市包遊覽車至十八尖山的遊客,被吸引來團體購買當做特產,回家送親友。

吳烈榮從事糕餅業已有20多年,原本在台北多家知名聯誼社點心房擔任師傅,後來到新竹自行創業開烘焙屋,大約10年前,因緣際會認識一位來自美國的顧客,這位常上門的顧客久而久之變成吳老闆夫妻的朋友,這位美國朋友很擅長做口袋餅,於是就將這項手藝傳授給吳烈榮。吳烈榮表示,美國友人的口袋餅採白麵粉材料製作,口感比較硬,他學會之後,花了一個月研發改良較適合台灣本土可接受的口感,以全麥麵粉,搭配天然酵母、海鹽、胚芽、老麵、黑糖與橄欖油等烘焙而成,吃起來健康又Q軟。

經過吳烈榮改良研發的口袋餅,因具低糖、低鹽、高纖維的成份,推出後獲得新竹當地生機超市、柑仔店的青睞,成為固定供應廠商,單一據點一天銷售量最高達五、六百個,後來連工研院、竹科廠商、飯店等,甚至連台北、桃園、花蓮、高雄、台中等訴求健康飲食的店家,都固定訂購他的口袋餅。

吳烈榮說,口袋餅初期單價七元,但這幾年隨著原物料物價上漲,僅調價至十元,但為了擴展產品線,目前除了最暢銷的口袋餅外,還陸續推出墨西哥全麥捲餅、五穀雜糧饅頭、包子、小餅乾、有機豆漿等多元化產品。


小餅功夫大 靠經驗拿捏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一個單價十塊錢的口袋餅,其實蘊涵諸多專業技術,例如生產的發酵過程要隨著天氣調配時間長短,烘烤也很重要,完全靠經驗累積」,吳烈榮說出做口袋餅訣竅,經驗拿捏就是Know How。

吳烈榮指出,口袋餅的和麵團過程,就是好不好吃的關鍵所在,老麵、麥粉等材料雖有一定比例,但和麵團要隨天氣冷熱調配時間長短,熱天麵團易過度發酵,需加冰塊調和,冷天不易發酵,必須添加熱水幫助發酵。另外,口袋餅的中空袋為自然成形,烘烤完成後再切割為兩半,就成為可裝餡的口袋餅。

吳烈榮表示,烘烤的火候掌握得宜,餅的表皮才不會出現有裂洞或裂縫的不良品;餅皮也要烤至可承受餡料湯汁的韌度,他認為這完全靠著從事烘焙近30年的經驗累積。

談起口袋餅的歷史,吳烈榮說,口袋餅源自古代中東,游牧民族總在日落後,以麵粉混水作成扁圓形的袋包,猛火烤熟,再拌著酸羊酪一起吃,這種簡易吃法傳至希臘,被命名為「pita」,並成為希臘與中東地區的主要食物。由於當正餐點心、家居外食都很便利,目前也備受西方人士歡迎。


想有自己的店 吳烈榮還在拚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老闆吳烈榮夫婦有個夢想,就是希望提供一個雅致的店面空間,可以讓上門顧客抱著舒適的心情,細細品嚐他們自認物超所值的食品。

吳烈榮的烘焙屋原本是在自家生產與銷售,今年3月在新竹市博愛街現址開張店面,由於店面為承租搭建物,房東僅願採一年簽約制,吳烈榮夫婦因此不太敢投資設施至心中理想的地步,把願望放眼未來。

但儘管空間受到侷限,吳烈榮仍持續推出新產品,並且配合顧客需求拉長營業時間,近月來,早餐時段新增加蒸地瓜、現打有機豆漿等,還研發出適合糖尿病患者吃的無糖全麥堅果吐司等,由於產品獨特,吸引不少識貨的養生族上門光顧。例如媒體人出身的陳月卿,創業養生飲食店,有部分產品就向吳烈榮的烘焙屋訂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