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另闢on-cell戰場 群創、華映快一步

2014/05/27 06:00

群創的on-cell面板領先其它台廠,打入國際手機大廠。(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蘋果傳出新款iPhone 6可能從in-cell改on-cell,市場並點名群創(3481)有機會,不過,據了解,群創on-cell採單層架構,且群創LTPS產能不足,難以符合蘋果需求,目前台廠中,群創、友達(2409)與華映(2475)、彩晶(6116)在on-cell上都有著墨,群創並已打入美、歐手機大廠Moto與Nokia供應鏈,華映則出貨給中國宇龍酷派。

蘋果iPhone 6手機目前傳出有兩種尺寸,一為4.7吋,另外是5吋,4.7吋的部分預計9月上市,供應鏈已經開始動作,但面板供應商仍以日本JDI、夏普與韓國的LG為主,市場雖傳出5吋機種群創有機會擠進供應鏈,但WitsView分析師邱宇彬認為,蘋果對iPhone螢幕的解析度要求在300ppi以上,群創受限於LTPS產能不足,若用TFT基板,則無法達到蘋果要求,群創或台廠目前出線機率不大,蘋果iPhone 6應該還是採用in-cell的觸控技術。

不過,群創的on-cell面板領先其他台廠,打入國際手機大廠,第一季群創on-cell出貨占整個智慧型手機面板的5%,面積占比約10%,預估今年面積占比將達15%。

in-cell與on-cell技術最主要差異在於前者觸控感測器做在面板中間,後者則是在彩色濾光片背面,前者技術障礙較高,主要投入者為日、韓大廠,台廠也有友達推出AMOLED面板,採in-cell觸控,但良率仍有提升空間,群創、華映與彩晶則積極投入on-cell技術,只是目前能量產的產品解析度大約在200ppi,還有改善空間,且多為單層多點觸控技術,在觸控靈敏度上不及in-cell。

邱宇彬認為,長期來看,on-cell良率若能突破且面板解析度提高,on-cell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各種外掛式的觸控技術在產能供過於求下,價格下滑速度相當快,是否擠壓到on-cell發展空間值得觀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