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1月營收強棒 蘋果派飄香

2013/12/09 06:00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

11月營收陸續公布,在年底消費旺季助陣下,科技股營收大進補,尤其以近期產品熱銷的蘋果概念股最搶眼,多檔蘋果概念股營收甚至創下歷史新高;法人建議,本季至明年首季可把操作焦點重新放回電子股,尤其是產業已經落底相關個股,可望有不錯表現。

IC設計手機零件表現佳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就已公布的11月營收狀況來看,表現相對較佳的以電子股為主,包括中國中低階智慧手機、IC設計、手機零組件、太陽能及蘋果供應鏈,傳產中則以機電、紡織表現相對突出,不過整體而言,接下來可以更看重電子股,從今年第四季底到明年第一季,可尋找產業週期已經落底或未再轉弱的電子股,例如面板等。

鍾兆陽認為,「台股應有一段像樣行情,早漲晚漲而已」,近期若有修正,會漲得更乾脆,短期下探風險解除,年底前不排除有機會挑戰前波高點,不過判斷指數空間相對有限,選股仍是重點,建議繼續採分散性持股。

摩根新興科技經理人龔真樺表示,美歐感恩節及耶誕節旺季搭配台北資訊月登場,進而拉抬消費性電子商品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家電用品等相關概念股走勢,蘋果新品iPhone、iPad大為熱銷,帶動蘋果股價來到今年新高,蘋果概念股再度成為盤面焦點。

龔真樺指出,雖然網路銷售侵蝕實體通路,但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RF)預估整體節慶銷售年增長仍可達3.9%,其中網路銷售額成長21%至7.66億美元,且電子商務支出也較去年成長3%至206億美元,整體假期買氣不弱,在美歐景氣好轉帶動下,台灣科技股將是主要受惠族群,包括蘋果相關的智慧型裝置股、4G題材的雲端商機受惠股,在年底旺季題材加持下,仍有成長空間。

龔真樺認為,就技術面來看,月線與季線支撐使下檔空間有限,後續需擴量以化解套牢賣壓。

隨日指標修正出現減緩跡象,週技術指標將提供指數整理過後出現反彈契機。整體而言,由於盤面上類股強弱差異大,明年產業展望佳者仍有表現機會,產業仍面臨修正調整者,操作上不宜隨意介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